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吃龙舟饭、点艾条等方式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寄托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刻的历史记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时代在变,但端午节的精神内核不变,依然是家国情怀的文化载体。
端午节承载着爱国主义情怀。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楚国的大臣,主张对内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受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到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流放期间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楚国国都被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正值五月初五。传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汨罗江吊唁屈原,渔夫在江上来回划船打捞屈原身体,把饭团投进江里,喂饱鱼虾,那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身体,最后逐渐演变为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孩子们吃着粽子、看着龙舟赛、听着屈原的故事,将这一份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传承下去。
端午节承载着家族家庭情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以村为单位组建龙舟队,村民为参赛队员,自行组织训练,比赛时村民在岸边为自己村子的龙舟加油呐喊,参赛队员奋力“划水”,努力为家族赢得荣誉,赛后村中男女老少齐聚一堂,吃龙船饭、龙舟饼,无形之中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佩香囊也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丁香、白芷、藿香、紫苏等芳香的中草药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形式各样的香囊,赠给送亲友,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寄托避除秽恶、平安健康、互送祝福之意。
传统节日如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出的丰硕果实,浓缩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记忆和情感,即使历经岁月洗礼,时代变迁,我们依然能够在端午节中体悟爱国主义、家族团结、家庭和美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