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狐与卖货郎(相爱情节扩写)

自山涧边那番相认后,青娘便常寻着阿牛的货担踪迹出现。有时是晨光刚漫过山头,她已提着竹篮候在山路岔口,篮里装着带露的野草莓,说是“山里的果子比城里蜜饯新鲜,解你挑担的乏”;有时是日头偏西,阿牛在老槐树下歇脚,转身就见她蹲在货担旁,正帮他把散乱的针线、纽扣分门别类摆好,指尖沾着的草屑还没来得及拂去。

阿牛起初还拘谨,总念着“男女授受不亲”,可青娘的热心藏在细枝末节里,让人没法拒绝。有次他挑着满担的瓷碗走陡坡,脚下一滑险些摔了,是青娘冲上前扶住货担,腕子被竹扁担勒出红印也没吭声,只笑着说“你这担子里的碗,比我们青丘的玉盏还金贵,摔了多可惜”。还有一回阿牛染了风寒,躺在山神庙里昏昏沉沉,醒来时却见火塘边温着药汤,青娘正坐在一旁,用小石子在地上画狐狸,见他睁眼便递过汤碗:“这是山里的柴胡和甘草,比镇上药铺的方子管用,你快趁热喝。”

日子久了,阿牛走山路时总忍不住往路边瞅,盼着能看见那抹青布衫的身影。有次青娘好几天没出现,他挑着货担心不在焉,竟错把盐巴当糖卖给了张婶,被打趣“阿牛怕是丢了魂”。直到第五天傍晚,他在山涧边看见青娘,才知她是去深山采一味能治咳嗽的川贝,怕阿牛受冻才赶回来。阿牛看着她鞋上沾的泥、裤脚被荆棘划破的口子,忽然红了脸,从货担里翻出块崭新的青布:“我……我看你衣裳旧了,这布给你做件新的。”

青娘接过布,指尖轻轻蹭过布面,忽然抬头笑了,眼尾弯成月牙:“那我也给你绣点东西吧。”没过几日,她送来一双布鞋,鞋面上绣着只小狐狸,狐狸的眼睛用黑丝线绣得亮闪闪,竟和初见时那只青毛狐狸的眼睛一模一样。阿牛欢喜得连夜把旧鞋换掉,此后挑担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逢人便说“这鞋是我……是山里的青娘给我做的”。

中秋前的一个月夜,两人坐在山神庙的台阶上,阿牛给青娘讲城里的趣事,说绸缎庄的掌柜总把粗布当丝绸卖,说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讲狐妖的故事,逗得青娘直笑。笑完了,青娘忽然轻声说:“他们都说狐妖会勾人魂魄,可我只想……只想每天帮你整理货担,听你说路上的事。”阿牛心口一热,攥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传过去:“青娘,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知道,有你在,我走再远的路都不觉得累。”

那晚的月光格外亮,照亮了山神庙的瓦檐,也照亮了两人相握的手。青娘的指尖微微发颤,却没松开;阿牛的脸比天边的云霞还红,却把她的手攥得更紧——山风知道,从这一刻起,卖货郎的货担里,除了针头线脑,还装着一份藏不住的情意;青丘狐的心里,除了山间草木,还记着一个会给她敷草药、给她送青布的凡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