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lable Multi-Interest Framework for Recommendation笔记

一、这篇论文解决什么问题

召回问题:多兴趣召回

和之前的相关模型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平衡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二、作者提出的模型架构

三、这篇论文的几个核心点

1. 相同的框架下两种不同的多兴趣抽取方法

Dynamic Routing:ComiRec-DR,只用原始的动态路由方法

Self-Attentive:ComiRec-SA

H是用户行为的embedding

2. 聚合模块:如何计算得分

兼顾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lambda 是0,就只在意准确性;\lambda 是无穷大的话,就只在意多样性了
3. 模型训练:也用了smapled softmax

四、关于模型本身的几点分析

1. 与经典方法的异同

MIMN

同:都是针对多兴趣的建模

异:MIMN抽取长序列中的兴趣比较困难

MIND

同:都是针对多兴趣的建模

异:这篇论文用的是原始的动态路由方法,而且兼顾了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2. 模型对兴趣数K的敏感性
不同的K有不同的效果,不是K越大越好

五、模型效果的解释

学习到的每个兴趣不光可以对应某个商品类别,还能召回同类别类似的商品

六、对这篇论文的感受

相对于MIND,这篇论文最核心的点就是兼顾了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PS:本文的所有公式和图表都来自于论文:Controllable Multi-Interest Framework for Recommendation,有理解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