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论
社会学中早起交换理论是隐含在古典经济学中的。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创始人,但他还为社会学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整个19世纪的社会学具有指导意义。当现代社会处于分化状态,并且行动者追逐各自狭隘与个别利益之时,是什么或哪些社会力量使现代社会没有崩溃?早期社会学的努力都在努力寻求这个答案。古典经济学假定认识完全理性的,市场中的自由性,无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但这种思想是狭隘的也忽略了对道德的关注。而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就有对理性人概念的借用,修正与否定,在各种方面弱化极端功利主义的假定;如人们会在同他人的社会交易中努力获取利益,会盘算成本和收益,至少关注某些备选方案。
早期交换理论不仅从经济学中汲取资源还人类学中,弗雷泽认为代表特定文化的社会和结构反应了人类的经济动机。并以此有如下思想:交换过程是人们为努力满足其基本需求而产生的,当进行交换的人们觉得有利可图时,交换过程就会形成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个人的需求而且限制了接下来可能产生的各种社会结构,在交换过程中,人们根据其获取有价值的商品的难易程度而被区分出各种群体,并造成权力、威望与特权的差异。虽然这种解释也有很大的缺陷,但是现代社会学中的交换论哈市援引他的关于社会组织的思想。
马林诺夫斯基虽然与弗雷泽之间的关系密切,但他还是发展了一种交换理论。他区分了物质性交换与非物质性或符号的交换,把交换论从功利主义的局限中解脱出来,通过强调符号性交换之于个人心理和社会整合模式的重要性,一个预见两种基本交换论的概念基础,一个强调心理过程的局限性,一个强调文化和结构力量对交换的意义。针对马林诺夫斯基过分强调心理需要二忽视社会需要的倾向,莫斯认为互动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群体、交换关系产生于群体道德,并巩固和服务于群体道德。莫斯认识到物品二大交换活动产生同时巩固了社会的规范结构,把功利主义的交换原理与涂尔干的结构主义或集体主义联系在一起,还预见到当代交换理论中的结构主义的观点。但莫斯对当代影响不是直接的,但通过列为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使得涂尔干和莫斯的法国结构主义理论传统影响了当代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列为认为必须从其更大社会的整合功能来看待交换。重要的是交换关系本身而不是用来交换的东西,交换行为受到规范与价值观的控制,也只能用其对于规范、价值观影响的功能及后果来解释。他认为分析交换关系的主要变量是社会结构的各种形式,而不是个人的动机。社会系统中的交换关系并非限制在个体间的直接互动而是延伸到间接交换的复杂网络。一方面,这些交换过程是由社会整合与社会组织所引起的,另一方面,他们又促进了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心理行为主义认为,酬赏是任何有机体都需要给以强化和满足的行为。现代交换论则从行为主义那里借用了酬赏的概念。社会学的交换论与冲突过程论是一致的,而马克思对于社会学取向的交换论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马克思的辩证冲突论关注资源分配不平等以及其动因。齐美尔则批判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明确解释了交换论。他认为社会交换包括:希望得到自己不具有的贵重物品,某一可辨识的人拥有这一物品,提供有价值的物品以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贵重物品,拥有贵重物品的人接收其物品。并强调交换原则包括哦吸引原则、价值原则、权力原则、张力原则。
与列维斯特劳斯不同,霍曼斯认为,交换理论必须首先要强调面对面的互动,主要关注个体之间有限而直接的交换,并且认识到个体的行为创造并且维持了社会结构。并借用斯金纳早起行为主义原理的阐述,即如果动物有一种需求,它就会从事以前曾满足这一需求的那种行动。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可以概述为如下命题:成功命题:就人的全部行动而言,某人的一个行动越是经常得到酬赏,它就会越有可能进行这种行动。刺激命题,如果以前某一特定刺激使某人得到酬赏,则当目前的刺激与该刺激越是相似,它就越有可能进行这种行动或相似的行动。价值命题,对个体来说,其行动的结果越是有价值,它就越可能从事这种行动、剥夺满足命题,某人最近越是经常得到一种特定的报酬,则对他而言,者或者能够报酬的增加就越是没有价值。攻击、赞同命题,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所期待的报酬或者得到医疗之外的惩罚,他就会非常风怒并有可能做出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就更有价值。反之,同理。理性命题,在两种行动之间进行选择时,人们会根据当时的认知,选择随获利可能性的增强其结果的总价值也会增大的行为。
布劳认为必须跳出对人类行为过分简单化的行为主义定义,发展处一种辩证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从交换忠诚产生的整合的倾向中,存在对立的力量和潜在的冲突。布劳还努力去发现在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类似的交换过程的形式。布劳的交换原理包括,理性原理、互惠原理、公正原理、边际效用原理、不均衡原理、其中理性原理和互惠原理、边际效用都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概念。公正原理是指人们建立的交换关系越多就越有可能收到公平交换的制约,在交换中越是不能实现公平规范,被剥夺者就约会倾向于惩罚违背规范的人。不均衡原理指的是在社会单位中,某些交换关系越是稳定和均衡,其他交换关系就越可能变得不均衡和不稳定。布劳的交换系统是这样的,布劳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社会组织都发生了同样的交换过程(1)社会吸引,(2)交换报酬;(3)对权力的竞争;(4)分化;(5)整合的倾向;(6)对立的倾向。即个人间内在的和外在的社会吸引传导到通过公平交易原则的报酬交换,在传导到,权力竞争,权力竞争导致社会分化为两个趋向,整合的趋向:通过权威使权力合法化。亚结构的社会控制;对立趋向。两者之间潜在的重估传导到微观的层面。
爱默森的问题是个体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交换能否以同样的原理来理解。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社会网络分析的综合,艾默森给出了创造性的答案:心理学位他提供了交换背后的驱动力,而网络社会学使他以相同的术语对个体与集体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念化。艾默森理论的关键概念是权力、权力运用、平衡。行动者具有去哪里严格依赖于其他行动者对其资源的依赖。当一个行动者相对于其他行动者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它就会开始运用权力过程,并借此从其交换对象中剥夺额外的资源或者降低其从交换对象中获取资源的本。。不平很和去权力运用会激活平衡运作的机制,这机制能平衡交换关系,并能够带来某种均衡。网络中的交换可以分为协议交换和互惠交换。行动者和交换关系构成了网络关系。网络的基本的形式包括单边垄断、劳动分工、社交圈和分层。库克的网络理论则关注交换网络中的行动者在什么条件下会对其交换对象做出承诺,网络中心性对资源分配的影响,权力运用、公平与公正性考虑之间的关系,限制性与广泛交换的动态。当行动者排除了潜在的替代者而选择当前的交换对象,对交换的承诺就发生了。承诺降低了行动者的资源支付,是一种权力平衡策略与正价值的资源。网络中的一些位置由于处于其他位置之间联系的中心是资源流动的中介。但是权力会非中心化转移到最易于掌握资源者的手中,那些享受单方垄断优势的行动者会对不得不把资源转给更为中心的行动者不满,因而网络具有不稳定性。网络交换中,对公平的感知影响去哪里过程的运作,权力运作会使不平衡永存,弱势群体就会寻求交换回复平衡的策略。
理性选择理论把社会学与经济学联合起来,并力图完成通过理性的,自利的行动者的行为会对社会形势与结构概念化。赫克特的群体团结理论,解释理性的资源占有最大化的行动者如何创造并维持群体的规范结构。个体依赖群体中的他人以图利用其资源与物品并使效用最大化。因此必须依赖他人为自己生产或加入他人的生产过程。而所谓基本社会秩序就是创造群体结构,生产公共物品,限制搭便车。这样社会团结就变成理性自我如何建立群体要求成员做出贡献的问题。这样团结就变成社会控制。团结是依赖。监控与赏罚的结构。控制能力,就是依赖和赏罚,在补偿性群体和义务性群体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义务性群体可以讲正是控制的过程后延,因为有来自于对有价物品共同消费的高度依赖与控制。补偿性群体可以力图将正式控制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他们能创造对共有物品的消费,他们就能加强生产规范,从而约束外在消费。但是如果两种类型的群体变得更大,就必须提高监控与惩罚的力度。
科尔曼是理性选择理论早期支持者。科尔曼认为,行动者拥有资源并拥有基于他人资源的利益,因此互动与最终的社会组织总是围绕着拥有资源与寻求资源人么之间的交易展开。这些交易可以在拥有资源的人们之间直接展开,也可以通过中介或资源转移链间接展开,这些交易可以再资源汇集的市场上发生,按供求定律进行买卖。
互动理论
在欧洲,社会学的开拓者们关注的是宏观层次的现象,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门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体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过程。这一创造性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微观理论研究。我们称之为互动论。
米德对人类互动基本特征的理解做出了巨大的开创性贡献。米德将詹姆斯、库里和杜威的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结构给综合成一理论体系。他是从两个假设开始综合的,人类有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人类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从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米德考察了个体最初是怎样形成这种能力的。其认为当一个有机体懂得常规姿态的含义,通过常规姿态来领会和理解他人,并想象性地预演可选择的行为方案,就具有了心智。米德认为对于姿态的理解有利于人类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同时也是人类自身评价和估计的基础。在心智过程中,形成自我的概念,借助自我的概念,行动者获得前后的一致性。进一步指出自我的发展具有三个阶段:嬉戏阶段、团体游戏阶段,最后进入到一个个体能体味并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或明确的共有态度的阶段。米德相信社会或制度表征着不同个体间组织化了和模式化了的互动。者或者能够互动的组织化依赖于心智。社会同时也依赖于自我的能力。虽然米德关注社会和制度是怎样被心智能力和自我能力所维持和延续的,但在米德那里,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潜在的变动也可以用这些概念来解释。在任何互动场,都存在着参与间的角色领会和想象性预演,这给予了个体调整和再调整的其反应的空间。这就强调了,心智的调试能力和自我的中介性影响能延续社会组织也能改变社会组织。米德的综合虽然提供了最初的突破,但是没有解决社会结构的参与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与之相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成了角色理论。自我扮演者多重角色,而各种角色由于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相联系。
从米德那里发展处的比较好的理论视角,符号互动论。核心要素有这些,使用符号的人类。符号互动力强调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符号性交往,人类使用符号以彼此沟通。互动和角色领会。通过对他人姿态的解读和解释,人们进行交往和互动。互动、人类与社会。也即人类在成熟的过程中获得思考、界定、反思、自我评估的这些能力,使得社会成为可能。
在互动理论的进程中,面对面的额核心概念都是自我。20世纪中叶,一些学派致力于更详细的言辞对自我进行阐述。一般而言,自我被看做是由一系列身份按其显要性在层级序列中建构的。处于较高位置的身份对个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得他们极力去组织自己的行为。下面先介绍斯特赖克的身份理论关键要素,身份的显要性:个体越是委权责于某一身份,在他们的显要序列中,该身份就越高。对某一身份的责任担当程度而言,身份被他人或更大的文化定义所积极评价的程度,个体某一身份所依赖的人们的预期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为某一身份而依赖的人们的网络紧密性和网络中的个体数量越高,则具有促进功能。身份在显著性序列中位置越高个体越倾向于做出与该身份相连之角色期望一致的角色活动,或一旦条件给出,即进行身份运作,或寻求让该身份得以运作的条件。身份的责任担当后果,个人的责任担当越大,那么角色旅行对自尊的影响也越大。角色履行将越与制度化的价值观的规范一致。改变身份的责任担当:改变情景结构的外部事件越多,个体越倾向于采纳行的身份或新奇的身份。个体的身份改变对责任担当观念的改变反应和强化得越多,个体就越趋于改变。
与斯特赖克更具有结构趋向的理论相比,麦考尔和西蒙斯强调,角色是当个体寻求实现多种多样的计划和目标是,分门别类的临时准备。角色身份因此指的是个体规划给他自身的,作为某一特定社会位置之占据的特定身份和地位。角色身份一直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力量,人们也通过角色履行来估价自身,同时人们还从他们那里寻求角色身份的角色支持,那么维持角色的机制是什么呢?首先是短期信用机制,这种感情信用能够让个体平安度过危机。其次是从他人那里寻求优选的理解线索,从中人们可以有利于身份固化的反应。第三种机制是对线索进行选择性解释,即个体能准确地看到那些线索,但却将之扭转有利于身份的解释,等等。那么潜在的交换动力就是人们寻求伴随角色履行合法性而来的报酬,这样麦考尔和西蒙斯就把互动论和交换论结合起来了。
在20世纪中期一种强调角色是连续个体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使角色理论显得日益突出。但是大部分角色理论实际上是对多种经验背景下预期与行为的描述,,特纳对这种结构角色理论进行批评,并发展成新的角色理论。特纳认为行动者建构角色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告知对方自己在扮演何种角色。于是互动就是角色领会和角色建构。特纳认为,一致性的民间规范:人们估量他人行为的一致性,以理解彼此行为。互动的暂定性本质:互动是一个不断验证某人对他人角色看法的过程,角色校正过程,行动者验证和确认自己的角色。人们在与他人互动中发展自我态度与情感。总之特纳 的讨论更强调角色的行为方面。
戈夫曼是20世界后半页在互动领域最具创造性的理论家,其着重分析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如何获得社会效果及其所用的策略。因为用戏剧术语对互动做了很多类比分析,其理论称谓剧场理论。其理论内容涉及两个方面:
1互动的构成
在戈夫曼看来社会互动如同戏剧,要唱戏搭台,有合适的剧本,合适的场所和不同的分工
第一剧本期望。虽然戈夫曼认为自我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互动的产物,但是人们的互动并非随心所欲,往往会依据一定的剧本期望来进行,这就是对各种角色的限定。
第二,剧组。戈夫曼的基本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团队,即任何一组发生相互作用或协作配合的个体。
第三,表演区域。戈夫曼认为表演有两个区域,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行动者为观众设定互动场景的舞台部分,而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但前台与后台是相对的,如果有人闯入后台,那后天就回变成前台。
2,个体对互动过程行为的控制
第一, 理想化表演。互动中人们会掩饰与社会认同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从而现实出社会认同行为。所有社会事件与社会行动都有这种故意演戏、现实理想理想化的成分。
第二, 神秘化措施。在戈夫曼看来,对一个人越熟悉,越容易看到他的后台行动,也就越容易轻视他。所以神秘化是印象管理的重要措施,即行动者设法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他人产生一种崇敬心理
第三, 反应与动机。由于行动者在互动中会对自身行为进行控制,因此说互动中人们的行为,就是人们彼此制造印象与彼此对他人制造的印象做出反应的过程。由此,人们的动机,实际上有满足自己的需要转变为满足他人的需要。
常人方法学:就是探究人们用以建构现实感所使用的方法。关注人们如何在彼此之间创造并维持一种关于社会世界的现实感。常人方法学分析有两个核心假设:反身性和所有互动的索引性本质。反身性是指某种行为支持和促进某一信念,即使面对的信念所得是错误证据时,也是如此。人们以支持特定的现实观的方式来解释彼此之间的暗示、姿态、言辞与其他信息。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也被以反身性的方式来解释。当说一个表达有索引性是,就是说这一表达的意义是与某一特定的背景相联系的。常人方法学日趋注重谈话分析,并在这一大框架下分析谈话的各个方面。
情感理论是70年代后期,互动过程理论慢慢变换方向,开始关注情感是如何卷入人际关系之中的,以及社会际遇是如何形成的。霍赫希尔德认为,情感是个体在情景规范和更宽的文化观念规制下的表演。情感文化包括了一系列观念,涉及在不同的情境里,人们能经历到什么,以什么方式去体验他们。感情控制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情感性地或情绪化地对社会事件进行反应,而他们这样做的程度有赖于两个方面的一致性程度。一方面是基本观念,即文化建构起来的超越了特定情境的感情意义。另一方面是暂时印象,即对情境之特殊性的特定情感反应的感知。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将导致情感的唤起,不一致,则会激发感情和行为去调试他们的基本观念和情境之间的一致。这样,在情感控制论理,人们的行为和互动的基本动力是消除矛盾,或者消除基本观念与暂时印象之间的偏差。随着偏差的消除,就达到了感情或情感的控制。斯特赖克的情感身份理论指出,情感会激发个体去扮演受到积极促进的角色,同时情感还告知人们演出是否恰当,以及他们对显要序列中身份的投入程度。于是情感就促使他们按照与规范。情境定义、文化价值和自身显要性感觉相一致的方向去扮演角色。
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则关注地位与权力是如何产生特定类型情感的。地位与权力与情感的关系大致如下。就权力而言,一个人越是体味到权力的提升,其安全感和信息也就越大,一个人越是预期到权力的获得而又没有获得,其焦虑和潜在的恐惧感也就越大。地位和情感的关系则也类似。除此之外还有还有情感预期状态理论。情感预期状态理论的核心思想史,群体中的成员被指定于某一特定的位置,从而建立了对他们能力和角色行为的预期。而心里互动分析的情感理论则是将互动论的观点融入心里分析理论之中。人们总是处于连续的事关荣辱的自我感觉之中,当个体对他人的姿态进行解读,并将自身看做是个可以被参照的人物时就会体验到一种自豪感,如果对自身的想象是消极的,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特纳的心理分析理论则试图将符号互动论、期望状态理论和心理分析理论整合为更一般的理论。特纳认为在所有的情境下,人们都具有一定的期望。这些期望成了个体有关情境定义的一部分。当期望被满足,超出或者没有得到满足是,情绪就出现了。人们经历消极情感时防伪机制被激活,和采取避免经历痛苦的策略。作者在结论部分指出,随着21世纪道德到来,人类互动的情感主题成为互动理论传统发展的中心部分,将不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到此为止,书中有关互动部分的内容已经全部介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