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六组上周的优秀输出者Yang同学在小组里进行了写作经验分享,感谢Yang同学。
Yang同学的简书账号安阳吾漾Ayang - 简书,优秀文章别让父母爱得小心翼翼 - 简书。
分享文字整理稿
Yang:首先,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其实我个人在写作方面并没有突出的成果,但是自己也感觉是在一点点进步。非常感谢大家的认同。还有感谢组长的认可。感觉组长真的无处不在啊~~有一次在简书收到了组长的回复还是有点小惊喜[憨笑]特别尽职的组长,点赞!
第一部分 我和写作的故事
Yang:相信大家以前都比较喜欢写日记。我也是。但是上大学之后,我就基本没有手写日记了。很多时候都是QQ空间日志。大学时候写作并不多,但是有时候会写一些句子,就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也改写过歌词《时间都去哪了》,都是自己突发奇想去做的
Yang: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写过东西。忘记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接触简书,注册了账号,偶尔会写几篇文章。
Yang:我其实还是比较喜欢写作的,接触到了简书之后,感觉这个平台特别有意思。对比首页上那些文章,感觉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就迫切地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后报了Rita的写作训练营。有了Rita老师的指导和点评,和训练营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一点点在进步。
Yang:大概经历过程就是这样。
第二部分 个人的心得体会
Yang:首先,多看书。在这里特别想要推荐【微信读书】。有输入,有思考才会有更好的输出。目前我还没有写书评(长文)的经验,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但是,在没看到有感触的地方,我都会记录下来,然后写上自己的感想分享到想法圈(微信读书)。我觉得输出不在于长度,而是有思考,有自己的想法。
Yang:看到好的句子也会摘录,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时候写文章,也能用得上。
Yang:第二,模仿和学习。我喜欢看《意林》、《青年文摘》和《读者》,基本每期都买,书店的老板都记住我了[呲牙]说到模仿和学习,是我在写一篇人物的文章。看了《青年文摘》的人物专栏,模范学习的,当然,没有他们写得好。
Yang:比如写这一篇文章刘昊然:我最喜欢的角色永远是下一个 - 简书的时候,为了写这一篇文章,我翻看了刘昊然所有的微博,他的作品,整理好他的大概资料,就是模仿《青年文摘》人物专栏的写法,进行写作。刘昊然的作品其实不多,而且有一些以前看过,所以在准备这篇文章时每天消化一点点,然后根据文章框架来进行写作。但是我觉得写人物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好多都想写下去,不知道怎么取舍。既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全面,又担心只是泛泛而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困惑?
Yang:平时也会关注一些写作公众号(稍后看一些给大家分享),以及简书的首页。从标题到写作内容、写作手法等,看一下别人是如何做的,如果自己写这篇文章时候会怎样写,就会知道差距在哪里,不过每个人思维不一样,不一定要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可以多学习别人的亮点。
Yang:第三,记录灵感。我基本每天都有写#每天一个关键词#,其实之前不会把它发到简书的,只是发到微博。#每天一个关键词#是Rita老师发起的。其实就是每天动手写点东西,哪怕只是很日常的。这个我感觉真的受益匪浅。我现在写#每天一个关键词#发到微博时都会写一点总结的话语,这些话语只有分享关键词写作到微博时才写的,在发微博的那个瞬间,有时会突然冒出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是句子。
Yang:我特别想要学习拆书[呲牙]期待有经验的小伙伴分享
Yang:比如这句【语言的学习一定要有“不怕错”的觉悟,“不害羞”的心理,和“不放弃”的坚持】是发微博#每天一个关键词#【英语】时候想到的~~
Yang:在关键词写作时候并没有想到的,结果在发微博的时候就突然冒出来了[偷笑]
Yang:最后,多写。其实说到底,还是回归到写上面。不动手去写,很难有提高吧。特别佩服日更的小伙伴。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但是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每天至少都要有输出,哪怕只是几行字,只要是自己去思考过的,动手去写,相信写作水平是会不断地提高的。
Yang:对于每天的输出,真心觉得特别的重要,我现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记得一定要先写点东西。不能保证每次的写作都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每次都有认真去做。
Yang:哈哈,今晚的分享就到这里啦。第一次做写作分享。自身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