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琐事不断,感觉每天很忙,但是具体忙了啥也不知道。感觉生活还是需要记录的,不做记录以后到了暮年,可能连回忆的素材都没有。最近在新浪微博碰到一个芦墟的朱映茵阿姨,她在暮年不断写芦墟的记忆,我慢慢看着,仿佛看到了四十年后的自己,垂垂老矣,前尘往事只能靠文字记录。
每天坚持抽一小时出来学习上课,边上课边考证,慢慢一级一级考上去,无心插柳,这个月高分过了初级,节省了20块钱的继续教育费和多了3600的个人所得税抵扣额度,虽然收益很小,但是也算是闲暇之余的一点收获。
本月黄梅,上半个月雨一直下,家里的房子买了近十多年了,屋顶泄水管到长了个小树,阻塞了排水,导致家里墙壁渗水。人生中唯一一次想通过正规渠道去解决(使用房屋维修基金),去社区一问才知道这个基金的使用及其麻烦,而且还是像我们这种没有物业的小区,哎,只好让朋友帮忙修缮了,看来这个社会到哪都一样,用正规解决办法解决问题是很艰难的。
每年六月,挑菜籽是我的一项农活,每年都帮建英阿姨去黎里油厂去把菜籽换成菜油。老人节俭,宁可不辞辛劳去种菜苗揉菜籽,也不舍得花钱拷油。大雨倾盆,黎里大桥重建,一路堵车泥泞,但是在那种收获的喜悦下都不是问题,一下午的黎里之行换回了100多斤菜籽油。老人的辛劳得到了回报,我也重温了黎里油厂的历史回忆,笨重的老式天平秤,一个铁管插入蛇皮袋检测菜籽的影像,是我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三十五周岁已过,就得认命,已经进入了老年阶段了,任何事都要看开想开躲开了,同事戏称过了三十五,扫地保洁都不要你。现在机关事业招聘卡三十五,连企业都嫌弃三十五是大龄无用之人,可能这辈子都困在单位,索性就安慰自己,好歹每个月还有一笔公积金收入,除去还了一个房子的贷款,等到退休的那年余额应该可以安享晚年。
聊聊数笔,得以记录,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在睡梦中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