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打卡《高中地理知识梳理课中的情境运用一以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复习为例》

论文题目:《高中地理知识梳理课中的情境运用一以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复习为例》

作        者:金彦

出        处:《地理教学》2025年第16期

【摘录与感悟】

一、文中提出通过创设具有内在联系的系列性主题情境及驱动性问题,将不同单元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既达到了梳理知识的目的,又能使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显性化,利于构建更为整体和系统的知识结构,并驱动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有效克服上述困难和挑战。

二、选必一《自然地理基础》这一模块主要涉及地球运动、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基本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了学生需要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主题情境:“宇宙探索与航天发展”

1.登封观星台与地球运动知识。

2.我国的航天发射场与大气环境知识(包括地球自转线速度等知识,具有一定综合性)。

3.由航天测控网中的远洋测量船引出洋流等海洋环境、海一气相互作用等知识。

4.由飞船着陆场引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陆地水等知识。

5.由“中国天眼”引入岩石圈知识。

三、问题驱动

(一)地球运动与历史渊源

【情境问题】

1.一天中北京时间几点几分,“横梁”的投影离观星台最近(日影最短)?

2.一年中,什么时候“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位置最靠近观星台?

(二)海南卫星发射场独特优势

【情境问题】

1.发射卫星和飞船总是朝东刀向,这是为什么?

2.与其他三个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相比,海南文昌发射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3.从气象气候条件看,分析海南文昌发射窗口期相对较窄的原因。

(三)远望7号航行工作中的海洋科学探索

【情境问题】

1.远望7号从出港到终点,是否顺风顺水。

      该问题涉及洋流的季节性变化及洋流与大气运动的关系。

2.测量船在某海域是否能看到渔船如织景象?

      涉及世界海洋渔场的分布及其成因的讨论。

3.秘鲁渔场渔获量变率大的现象?

        讨论海一气相互作用,复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其他:穿越非洲南端时是否遭遇到了一年中最大的风浪 ?     

四、所思所悟

      知识梳理课需要情境,情境的选择与 创设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情境性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对情境引入是否有效以及教学成败有着关键的作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