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两周的时间来阅读腾讯传。也是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了解吴晓波。每一次再听他的节目或者是他的课程还是他的书籍。都让我感觉到他的格局是很大的。能够看到他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自主的主见。所以我一直在追他的音频视频,还有书籍,所以今天我来分享我读腾讯传的体会。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
“创业”,“出击”,“巨头”
创业
创业时期的马化腾并没有展现出他作为企业家的全部特质。他抓住了被别人看作障碍的机遇,不过他所形成的能力看上去是一件有致命缺陷的“盔甲”:过度依赖“移动梦网”的盈利模式遭到质疑,同时,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信工具。挑战像一道危险而高耸的栏杆,挡在小马哥的面前。如果说腾讯帮助那些年轻人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身份”的话,具有戏剧性的是,在相当长时间里,腾讯自身却像一个迅速成长中的孩子一样,好奇地在问:我是谁?
出击
在遭遇冷落的2005年,马化腾提出了“在线生活”的新战略主张,同时在组织和人才结构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腾讯决心成为网络游戏的第一霸主。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北京联众在休闲棋牌门类占据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而在大型网游领域,广州网易的丁磊和上海盛大的陈天桥如两个门神般把持着进入的大门,他们都曾因为网游的成功而登顶过“中国首富”的宝座。然而,腾讯仅仅用一年半时间就让自己的棋牌游戏玩家人数超过了联众。而到2009年,腾讯的网游收入超越盛大。在微信崛起之前,网游成为腾讯最大的“现金牛”,占到了全部收入的一半左右,腾讯因此“被成为”一家在线娱乐公司。面对障碍,它当成是机遇。面对挑战他勇敢的去面对出击。
巨头
从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的3年,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大戏台而言,是属于微信的“独舞者时代”:它从无到有,平地而起,以令人咋舌的狂飙姿态成为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工具明星。它不但构筑起QQ之外的另一个平台级产品,替腾讯抢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站台票”,更让腾讯真正融入了中国主流消费族群的生活与工作。微信的公众号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创新,它以去平台化的方式,让媒体人和商家获得了在社交环境下的垂直深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巨头。
最后在我们分享,腾讯的7种武器。
第1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
第2种武器用户驱动战略
第3种武器内部赛马机制
第4种武器试错迭代策略
第5种武器生态养成模式
6种武器资本整合能力
第7种武器专注创业创新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感想。有了梦想,就有前进的动力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行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就有了计划实践。 有了计划实践就有了机会。所以把握住现在你就能够把握住机会。
2019年2月5号,复盘,
早上六点起床打卡已完成。
一个小时英语单词已完成。
录制演讲视频已完成。
学习看书知识已完成。
分享大败局语音完成。
复盘完成。
晨间计划完成。
健身半小时完成
学习社群裂变并总结4节课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