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又回到那个老问题。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之前大家的生活相对封闭,只生活在自己的一小圈圈。看到的,听到的都有限。记得小时候,也没那么多想法,因为眼界就那些。当时也不觉得穷,也不觉得苦。那是梦想的生活很简单。就是能有一台游戏机,小霸王那种。自己下班回来,无拘无束,一玩就玩一通宵那种。想想都美滋滋。
现在长大了,每天下班回家都可以玩。但是早就没有兴趣了。曾经发疯似地买过一堆游戏卡带,如今都在角落里吃灰。现在内心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互联网这么发达,通过微信朋友圈能窥视熟人的生活点滴。通过抖音等短视频软件能看到外界各种生活状态,有健身达人、有土豪、有名媛,有各类博主,五花八门。
而自己的生活呢,就是格子间的打工仔,每天上班下班。没有太多空闲时间。也就趁着年假可以稍微去放纵一下。但是一想到要花一大笔钱。算了吧,还是在家刷手机吧。渐渐地,自己内心想要什么自己都已不清楚了呢。
要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我尝试放空自己,重新了解自己。其实以前也试过很多次,毕竟每次都是从头开始。经验是挺丰富的。放空自己,就是把自己从现状抽离出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入对话,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次,是多观察外界生活。哪种生活能触动我们内心,哪个人的生活是我们期待的。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他们的不足。要全面立体地了解。比如,我们看到的明星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艰辛。富豪挥金如土的表象,背后可能是巨大的牺牲和压力。只有全面了解,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愿不愿意为这件事去付出。
最后,如果还是不清楚,就重复上面两步。直到找到一个让内心欢欣的点。一想到这件事,这个画面,内心就是美滋滋,觉得人生不虚此行的感觉。
想了这么久,我终于找到了那个让我心生愉悦的点——自由。我发现自己是很厌恶上班,被管束的感觉的。一上班就感觉紧张和焦虑。而且呢,我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是那种在公共场合久了就会很没力量,负面情绪暴涨的人。自己也是可以做到假装外向的,产品经理嘛。一方面要根据当下的资源,制定解决方案,另外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沟通和协调。而且还有很多做产品介绍,宣讲的事情。自己也能处理得不错。但是内心是很抗拒的。当我面对那种场合时,感到烦躁不安,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没有那种人来疯的感觉,人越人多越兴奋。反而自己独处能感觉到更有力量,大脑也更加地活跃,心也很静。整个人是放松舒适的状态。至于具体说我想做什么,也没有具体想做的事,只是想保有选择的权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的时候就不做。现在上班,只是为了赚取足够生活的金钱。但是付出的是时间和情感。每天过得这么压抑,而且想想也没有尽头,就感觉很不值。
所以今天明确了一件事,以后所有要做的事,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自由身。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