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艺术,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发现世界的过程。
对于美术老师而言,孩子的画作就是他们情感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因为画作而实现永恒。也许有一天,他们长大离你远去,但那些作品就是你曾参与他生命旅程的最好证据。
下面的小故事耐人寻味: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幅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专家们好奇地问这位小朋友,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孩子回答,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许多评委老师被打动了,这就是孩子的心灵,纯净如水,且充满想象力。
一个孩子,5岁的时候,他会画夸张齿轮下的蜗牛,7岁的时候,他会画厨房里怪异的大青虫,可是,10岁的时候,他只会在老师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画一个中规中矩的纸折人……孩子自己很困惑,为何长大了,小时候的想象力却不见了。
这个故事引发我们的思考:“何为最恰当的艺术教育”。
谈及儿童艺术教育,我们都不陌生,街头形形色色的艺术培训比比皆是,让孩子在四五岁开始便接受钢琴、二胡、绘画、声乐培训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但究竟何为合适的艺术教育,对少年儿童开展艺术教育该遵循怎样的理念,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
法国有一名著名的风景画家说过,我每天早上起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儿童一样看待世界,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的,他看到的世界都是活的。
著名画家陈丹青也曾经说过,我不是在教你学画画,我是在教你用眼睛观察世界,然后把你的想法画出来,我也不是教你画世界,而是画你的心。
两位艺术家的话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儿童开展艺术教育要以孩子的思维和视角。
为此,首都师范大学杨景芝教授强调,“一株长生草,周围有很多小天使。这是为什么?孩子说,长生草能长生是有天使守护。是的,长生草有天使守护,可孩子的想象力该由谁守护?我们成年人常犯一个错误,用成人的思维看孩子,我们要蹲下来,赞赏他的创造力。”
记者了解到,为了改变儿童艺术教育中的“成人视角”,许多中小学已经进行了多种的探索和尝试。
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为例,学校的校训就是“做最好的我”,“我”有很多层面,其中一个就是尚美之我。“美”分为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崇高之美。学校围绕这个主题建构课程,编写的课本教材,最大的特色便在于以孩子的视角,从人成长的角度出发。
该校校长陈金荣介绍,“以孩子的视角,说来不难,实践不易。要破除功利的目的,要改变教学的思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天赋,要做到真正以孩子为中心。”
一条耐人寻味的曲线
当牙签、QQ糖和KT板相遇,会有什么样的建筑惊喜?当音乐、舞蹈和游戏会合,会有什么样的戏剧创意?当白纸、黑笔和绳子结识,会有什么样的新发现?
来自芬兰的“儿童建筑教育实践工作坊”,以“甜蜜的建筑”为主题,用牙签、糖果、KT板制作帽子。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全场收获了千奇百怪、绝无翻版的建筑“帽”。该工作坊负责老师介绍,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对或错,这也是它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原因。
来自法国的“儿童当代艺术教育实践工作坊”以“线条”为主题,带领大家用各种各样的黑笔、白纸和线做作品。纸上看起来乱糟糟的一堆线,加上个框框,就是个抽象派的艺术品。
法国的教师们认为,所谓艺术,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发现世界的过程。
许多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一条著名的曲线,是有关中国与欧美孩子创造力的对比。
我们看到,中国的孩子在5到10岁期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棒,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到14岁以后就直线下降。
欧美的孩子则相反,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与中国同年龄孩子相仿,8岁到11岁左右低于中国的孩子,但从14岁以后,孩子的想象力就一路上扬。
之所以呈现如此对比,反映出我们目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在14岁之后,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限制,过于目标导向,老师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干什么,导致创造力的减弱和下降。
专家们分析,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一直遵循着“工笔”式的教学方法,讲求细化、关注技术,将重点放在模式化的内容上,导致有“形”而无“神”。
这种艺术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儿童的艺术天性。未来,艺术教育更需要的是从“工笔”向“写意”转型,从关注技术转为关注艺术,不在“形似”上过于苛求,而是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在艺术世界遨游,尽情释放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释放孩子的天性,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为我们解读他们描绘的每一个画面,你会发现,儿童绘画世界的奇妙之处!
不要告诉孩子应该画什么,试着去引导孩子你想画什么?这样画出的画才是代表孩子自己思维的作品。
晓音是优秀文章的分享者,如侵犯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