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老年人相亲,这种事情是非常常见的。因为一些老年人他们在晚年的时候,渴望有一个人能陪伴自己,特别是那些农村的孤寡老人,他们的女儿、儿子可能在外面拼搏上班,很少才能回到家中,所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散步,内心难免落寞。
接下来我们所说的这个老人,他就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小了快40岁的女子,而且前前后后为这个女子花了十几万,但是最终他就发现这个女子和另一个男子的合照,这让这个77岁的大爷内心感到气愤不已,觉得自己是被骗了,想要找这个女子退钱,谁知道这个女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那么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呢?这个77岁的大爷与这个39岁的女子,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呢?而大爷为什么原本是一个如此抠搜的人,对自己对家人都不是十分的大方,也不舍得在这个女子身上花自己的养老钱,但是这个女子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王大贵的生活
首先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这个77岁的大爷,名字叫做王大贵,在与那个女子认识的时候,王大爷只有77岁,但是如今地王大爷已经81岁了,因为他们已经认识了快四年的时间了。
在这四年的时间中王大爷与他的那名网恋女子只见过13次面,而且没有什么深入交流。那么王大爷在这之前是怎么认识这个39岁的女子呢?
这还要源于一个电视的综艺节目,有一天王大爷无聊,在家中看电视,随意播放一个节目,里面放着39岁的单亲妈妈与她自己的丈夫离婚之后,一个人带着重病的孩子在外面生活,如今她已经没有能力再去给孩子提供经济支持了。
所以想要寻找一个社会人士,能够帮忙自己的孩子,当时的王大贵看到这个事情之后,内心感到十分的悲痛,于是他也想要尽一份绵薄之力帮助这对母子,虽然不能帮助这个母子解决此次困难,但是能出一份力,王大伯贵的内心也是十分开心的。
所以说王大贵主动联系电视台之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捐了100块钱给李小星。这几天之后他也收到了来自李小星的感谢短信,短信的主要内容并不多,就是表达一下王大鬼的慷慨资助。
但是,后来李小星却有意无意地给王大贵发简单的问候,或者有时候还会给他发一些网络诗词,这让王大贵的内心有些激动,因为这些诗词都带有一些暧昧的气息,而王大贵同步节目了解也知道那个时候的李小星已经与丈夫离婚了。
她是一个人独自在外抚养自己的孩子,王大贵在与李小星多次信息交流之后,两个人也开始慢慢熟悉了,他们都会通过短信互相聊天。聊天时间长了,两个人之间的感觉都变得不一样了,联系也更加的频繁了。
然后王大贵与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子李小星就确定了恋爱的关系。那个时候的王大贵还在畅想着自己以后与李小星的幸福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一件事情,却让两个人的关系恶化了,那么这个事情是什么呢?
每次见面都被要钱
就是有一天王大贵看到了李小星和一个陌生男子的合照,并且两个人还是搂抱在一起,看上去十分的亲密。那个时候的王大贵气急败坏,觉得自己好像戴了绿帽子,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被李小星给欺骗了。
所以他内心越想越不平衡,因为在两个人确定恋爱关系到现在,王大爷在李小星的身上花了很多钱,比如他们两个人刚刚在一起的时候,王大贵提出要去李小星那里玩几天,正好也见个面。
这也是他们两个人网恋之后的第一次碰面,所以王大贵十分的重视,甚至还带了一些钱在身上,为了就是到时候不要出什么纰漏。而李小星第一次见到王大贵开口就是要借钱。
李小星透露现在自己和儿子生活十分辛苦,如今快要活不下去了,而她现在唯一能够指望的人也就是王大贵了,所以希望王大贵能够借她2万块钱。而王大爷那个时候没有一丝犹豫,他见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出了困难,自然愿意将兜里的钱掏出来给她用,不管上刀山下火海,他都愿意。
那个时候的王大贵已经完全的被自己所认为的美好爱情,冲昏了头脑。而第二次李小星再次和王大哥要钱的时候,就是要5万,好在那个时候的王大贵还稍微有点脑子,说自己没有5万一时间拿不出来。
李小星又接着说自己的手机坏了,没有办法和王大贵再继续联系发短信了,所以说她想让王大贵帮她重新买一个新手机,她也不要多好的,只需要能够日常通话、日常交流就行了。
王大贵一想如果李小星的手机坏了,就没有办法联系自己,他就立马着急了,起来带李小心去重新买了一个手机,甚至比之前李小星的旧手机还有好一些,此外他还给了李小星3万块钱,让她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好一些,对儿子好一些,不要让自己太过劳累了。
就这样第二次李小星又成功拿了王大贵3万块钱,以及一部新手机。
狮子大开口的李小星
等到第三次见面的时候,李小星果然又像之前那样和王大贵说,自己快要过不下去了,让王大贵给她钱,那个时候李小星狮子大开口,直接向王大贵要10万,那个时候的王大爷不是不想给,只是因为他身上确实没有10万,最终他就给了一半的钱,也就是只给了5万。
那个时候王大贵前前后后已经快给李小心花了十万块钱了,还不包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开销,因为每次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会去市区里居住,市区里居住肯定要订宾馆,宾馆也是需要钱的,在这四年的相处时光中李小星和王大贵一共见了13次面。
算下来宾馆钱应该也是花了不少,但是就是这一次王大贵看到李小星和别的男人的合照,他才想到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被骗了,于是他想要找李小星问清楚,他想知道李小星到底是不是骗子,是不是为了他的钱才和自己在一起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要将自己所失去的钱全部要回来,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王大贵找到了之前的电视台负责人,想要让他们联系李小星,但是那个时候的王大贵根本没有去过李小星的家,也没有见过他的父母,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李小星住在哪里,甚至连李小星的电话号码他都不知道。
如果不是电视台人的帮忙,估计王大贵以后只能靠回忆想念李小星了。调解员带着王大贵去往李小星的家中,发现只有她的父亲在家,而且父亲年纪很大了,就快和王大贵一样了,李小星的父亲也表示他的女儿很少回来,几乎都是带着病重的儿子在外面讨要生活,在外面也没有和家里报过信。
所以面对调解员的询问,李小星的父亲也是一脸茫然,他根本不知道李小星如今靠什么在生活,他也不知道李小星是如何将自己的外孙子带好的,因为李小星从来没有向家中说过过任何事情。
但是李小星的父亲可以表示的是自己的女儿,现在还没有再婚,还是一个单亲妈妈的状态,这让王大贵的那些稍微好受一些,因为如果李小星没有再婚,他们自己就还有机会,所以说他立即配合调解员,去了市里的医院找李小星。
果然,李小星在那个监护室陪伴自己的儿子,那时候李小星一看到是王大贵来了,撒腿就跑,也不管病房里的儿子了,甚至夸张的是连自己的拖鞋都跑掉了,就为了能够躲避王大贵。
双方协调,笑话收场
看到这个情景,王大贵呆若木鸡,对于眼前李小星这个举措,他感到十分的惊讶,因为在这之前和李小星见面的时候,李小星整个人都非常的开心、也非常的主动,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去关心王大贵,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让王大贵感觉自己就好像是一个笑话。
那个时候的王大贵与李小星见面的时候,李小星还会主动的带王大贵到旅馆,然后第二天王大贵坐车回去的时候,还会嘱咐王大贵路上注意安全,如今的李小星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于是王大贵的儿子在一旁补充到,是自己的父亲执迷不悟,也是自己的父亲没有看清楚,李小星肯定是骗他的,也不是为了爱情和他交往,完全是为了父亲的养老钱才和他交往的。
但是那个时候的王大爷听到儿子这么说,直接失口否认说到:“李小星是真心喜欢我的,我们已经交往了四年,两个人我们都是真心的对待双方的,希望儿子能够明白我们,理解我们。”
后来的调解员为了能够解决王大贵心头的一大难事,再次找到李小星,请她出面进行详细谈话。李小星说到自己也是被逼无奈的她说,如果以王大贵的年龄和外表,如今才40多岁的她也不可能和八十多岁的王大爷走到一起。
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而且李小星还说的那个时候的王大爷经常发短信骚扰她,经常约她出来吃饭见面,而王大爷听到这里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他知道李小星在撒谎,是李小星主动给他发信息,发那些聊骚的话语。
因为王大贵当时很喜欢李小星,所以他将李小星所说的话全部写在一个小本子上,他因为年岁大了,不会使用那种智能手机也不会编辑打字,所以说记录却成了最终救赎王大爷的一个法宝。
而在这四年的相处过程中王大爷给李小星花了将近有13万块钱,他自己做了一个记录,在两个人谈话的过程中,王大爷还直接将这几张字条拿到了台面上给李小星看,谁知道李小星气急败坏。
李小星说自己是为了能够让儿子的生活过得稍微好一些,这才萌生了这些不好的想法,从一些不当的途径来骗取他人的钱财,确实在这四年的恋爱过程中,李小星一直都是为了能够得到王大爷的钱,骗他的养老金,才与他做了这些事情,那个时候的王大贵真的明白自己被骗了。
不仅被骗了时间、被骗了金钱,两人协商之后说要求李小星还13万。但是那个时候的李小星说自己就算是把自己卖掉,也换不了13万,只能还6万, 10年之内一定会还给王大爷,最终两个人都各退了一步,打下了一个字据,按了手印这个事情才算了结。
结语
从王大爷与李小星的这个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王大爷没有分清楚自己的状态,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他找了一个39岁的寡妇,而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段虚假的感情之中,完全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作为一个老人,他将自己的养老金是一个挥霍,在一个不知名的女人身上,而且面对儿子的劝阻,他还反驳偏袒那个女人,确实有一些不太聪明了。
反观当时李小星的行为,为了给儿子治病,独自一个人在外面打拼生活,确实是值得尊敬。作为一个母亲,她尽职尽责,作为一个母亲,她将自己的儿子照顾的很好,一个母亲,儿子出生的时候选择陪伴身边,选择带儿子离开家中不拖累自己的父亲,从这些举措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李小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但是,后来她却为了能够得到钱,为了能够改善自己和儿子的生活环境,选择走上欺骗他人的道路,而王大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受害者,她这种做法违背了道德的底线,违背了人们的素质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获取钱财,我们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向他人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