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谈恋爱就跟买鞋子一样,舒服合脚的自然爱不释手;磨脚膈应的必然出局。但是爸妈那个年代的爱情,说不羡慕有点假,说羡慕有时候也违心。
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爱情,大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像还没完全了解睡在身边的那个TA,孩子都牙牙学语了。
都说幸福的家庭一个样,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01
上中学时,母亲为了更好的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尽所能的为我创造学习之外的良好条件。
记得那时候的房东大爷人特好,脸上总是堆堆笑。由于我从小受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侵蚀,每次看到房东我都会很亲切的喊声“爷爷”。因为我打心眼里渴望并羡慕着别人家的“爷奶的爱”。
记得一个周末,我看到他在剥豆子,我走过去蹲在他旁边,边帮他剥边闲聊。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跟我讲的他和他老伴的爱情故事。房东大爷以前的家庭是资产阶级层面的,祖上会计出身,所以自小有股子傲气。
当他20岁那年,媒婆上门各种说媒时,他总是纨绔子弟的模样,似乎在他的眼里,能配的上他的女人万里挑一。后来,因为到了年纪,就应允了一位王姓姑娘。可万万没想到,婚事风风光光的办完了,他们却三年没有说话,更别提传宗接代了。
照他的说辞,我理解的是,那时候的他桀骜不顺,根本没把这个姑娘当回事,更谈不上爱了,结婚说到底也只是应付差事的权宜之计。
三年里,虽然房东大爷没跟夫人说过一句话,但是这个姑娘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了。照顾他的起居,与他父母相处融洽,邻里关系也打理的有条不紊。很多人一提到他老婆,那种说不尽的“好”犹如泉水般涌来。唯独提到生养总是唉声叹气,毕竟那个年代,过门三年还无所出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可对于这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难堪,他的夫人永远只是笑笑,从不过多辩解,这点着实让房东大爷心生愧意。打破冰面的那一晚,也是他们交心的那一晚,房东问她,这三年这么对你,你怨我吗?姑娘说,爱你是我的事,而你是自由的,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真正的看清我是不是那个值得你白头偕老的女子,我在等待的同时尽可能做好我的本分。
一个懂得贤惠温柔,一个懂得理解感恩,即使他们的相处偶尔也会争吵,但只会想着修补,根本不会分崩离析。
02
而现在80,90的爱情,划时代的进入快餐时代,离婚率高达90%。未婚生子,遗弃于垃圾桶;不堪琐事烦扰,大打出手,弄出人命;婆媳争执,老公一味的站妈妈,过成外人.......
太多的案例,和平离婚,在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似乎是个成熟的“壮举”。而那些不离婚,又不愿意迁就忍让的,美其名:为了孩子,不然我早就跟你离了,才是最头疼。
最近因为工作,感情都不顺,正好遇到同病相怜的Q。两个人郁闷之际,约酒谈心。刚点了一杯“不醉不归”,没眨眼就没了,我惊讶的看着她:“你慢着点,这酒后劲大着呢!”
我也不知道她的真实酒量,毕竟酒吧我是头一次进,而看她带我来到点单,一切都是如鱼得水的模样。没多会,脸颊红晕泛起的她,便开启了她的“倒酸水”模式。
原来,她不在乎工作的不顺心,也不在乎前男友的离别,她渴望的是在外面“枪林弹雨”了一整天,回到家能有个轻松温暖的氛围。在她断断续续的叙说中,我听到了,她好像从小时候起,就家常便饭似的面对父母的争吵,那时候听母亲的意思是因为公婆,爸爸是孝子,所以妈妈总是受尽委屈,说不完的不满。后来,妈妈说了句,爷奶走了,这家就太平了,她信以为真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爷奶走后,这样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似乎愈演愈烈了。而那句小时候很害怕听到的“要不是舍不得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还在这受这个窝囊气”,又一次次的在耳边徘徊。
说到这里,她止不住泪流满面。她说,我不止一次的跟他们沟通,可是他们太固执了,旧观念旧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似乎挖掘机来都无法撼动。他们只顾着自己吵闹,从来看不到子女心里那薄如蝉翼的伤疤,结的有多触目惊心。
听到这里,我下意识的摸摸脸,才发现自己满脸的泪水,不知哪一句触动了泪腺。因为我也经历过爸妈的争吵,我深知那种无助无力感,似乎世界那么大,真的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让我平复心情,修复伤口。只是我也很反感他父母经常说的那句,为了孩子才不离婚,这样的说辞我们作为子女的真的不背。
真的,当下这个时代,父母相亲相爱,才是给孩子最大的爱;若是没爱了,容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不如早点放手,毕竟长期没有爱的家庭,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