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仍是少陵原下那群恣意少年!(二))
作者:杨沛
背着妈妈密密缝的十几斤重(记住这个重量,下面的故事它会有大用场)的兰花花被褥,乘坐绿皮火车从家乡到省城西安。心中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如无缰野马肆意奔腾。乘火车倒汽车,终于到了心中的圣地---长安师范。巍峨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一个月国家补助的三十块钱的饭票,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诱人。对于我而言再也不用过农忙割麦、等别人休息时借人家的架子车拉麦,等手扶拖拉机碾过后还要扬场的日子;再也不用过干完重体力活回家后吃冷馒头喝凉水的生活了。我相信自己的美好人生将从这里起航。
每天开心的上课,吃饭时排队去打至今让每个长师人念念不忘的油炸馍、酸辣萝卜条。对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们,周六晚饭后多买一份咸菜、三个馍准备做周天睡懒觉的干粮,结果当天晚上又会轻松地吃掉三个馍,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当时没人怕肥胖,也没有一个肥胖的同学。偶尔手里有点零花钱,我们几个同学就去学校斜对面的小饭馆要一小碗酸汤扯面。(大碗五角,小碗三毛五,吃不起大碗)路上顺便买几个馒头,偷偷夹饭馆的油泼辣子。吃着辣子夹馍就着扯面,紧要时喝一口汤,人间有味是清欢呐!庆幸的是小店的老板很善良,从来没有指责过我们要一碗面用油泼辣子夹几个馍这件事。
小时候看电影最羡慕的电影中的那些军人,幻想着自己某一天也能当兵。正因为有此情节,所以一开学就军训一个月的生活我并不觉得辛苦。军训中有一个重要的训练---紧急集合。大概就是晚上一两点左右,听哨音,大家摸黑起床并把被子打成背包背上集合执行任务。当天晚上我们女生宿舍就炸了,大家七嘴八舌的商量打背包的事。因为大家都是一床被褥,而且是那种近十斤重的棉花被。这样的被子打成背包,不但体积大还很重。我们商量要么用褥子打背包,要么提前用被子打好背包不睡觉。但最后我们又分析当天晚上可能不集合。少年的心没有那么多担忧,既然集合的可能性不大,大家就放心地睡啦。
“瞿瞿瞿”一阵紧似一阵的哨子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少年。宿舍里只听见窸窸窣窣的穿衣声、打背包声,几分钟后就是急促的奔向教学楼前的脚步声。全程没一个人说话,大家听教官的命令迅速整队,跑步向目的地前进。八个班,三百多号人,跑的惊天动地。周围的群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不时有人披衣出门查看。正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时,耳边传来教官的命令“把晕倒的伤员扶到老百姓家去休息”当时我也是自顾不暇,不知道谁晕倒了。大约跑了三四公里的样子,教官通知大家,危险解除,后队做前队掉头回学校。
由于马路两边的群众被我们吵醒,家家大门大开灯火通明。这才让我们有机会看清周围的情况,旁边不时有人脖子上围着一床大被子快步超越队伍。回到教学楼前,在明亮的路灯下,举目望去,那个壮观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每个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狼狈样,都忙着看周围同学的囧样。有脚穿不同颜色鞋子的;有高大威武的男生背着一个娇小玲珑的小背包的;有瘦弱娇小的女生背的背包远大于她背部的;有背包散了把被子围在脖子上的;有衣服扣子扣错位的……
写到这儿时,我不由得笑出了声。毕业多年以后,同学聚会每每提及此事,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同学少年有过长安游侠多少年的豪迈!也有过挥斥方遒的激昂!
作者简介:杨沛, 1987年就读于陕西省长安师范学校, 现就职于西安市莲湖区希望小学任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