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掌握知识呢?这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如果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一位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指导者,那他就永远不能学会真正地思维。真正的教育能手总是竭力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学生所掌握,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要使学生对学科的本质形成牢固的兴趣,就应当使课堂上学习的教材里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和一定“份额”的未知的东西。揭示未知跟已知之间的深刻联系,这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
“知识的巩固”的真正实质是:让学生去独立地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给学生布置独立作业,让他们去深入思考教材,这就是巩固知识。
知识的巩固不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因为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现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在上课时,这样的教师不仅注意到了自己的关于本门学科的思路,而且注意到了学生。他可以从学生的眼光里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可以很快地变换教学方法。
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