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请容许我细细的看 ——《我的收藏》读后感

                                                           世界这么大,请容许我细细的看——《我的收藏》读后感

                                                                              逸妈


      收到这本书时,我能说我对这个世界太不了解吗?春天原来可以这样来玩,夏天除了蚊子还有这么多小东西陪我们渡过,但我一直漠视他们的存在。秋天、冬天,我都快没勇气看下去了,因为自己的无知。

      是夜,当我再一次翻开《我的收藏》,坐在一边写作业的逸偷瞄了我一眼,“这书好看吗?我能看吗?”未等我开口,她已经瞄上了内页里的“款冬花”,“这个,我知道。”“你还记得我上次和你一起拍照的事吗?那次我在吹蒲公英,你帮我拍了一张照,在蒲公英边上就有款冬花,其实我还吹过款冬花呢,只是吹不起来,我就知道这个不是蒲公英了,虽然它们上面也是白白的一球球的花。”我一直无语,因为她的叙述,让我看到了“孩子是自然之子”这句话的真实存在。那是两年前的事了吧,我还敢说她观察不仔细?我还敢说她背书不行,记忆力不好?我还敢说她不认识几样植物?那分明就是我自己的写照嘛,我还敢投射在孩子身上,这一刻,我是感动的,感动于她记得这些与我一起在大自然中的小小点滴,在这一刻,在这个详尽的图示中被引导出来。为此,我又鼓起了勇气,继续《我的收藏》之旅。

      翻开《收藏》的扉页就让人有一种脚趾向外的冲动,好像只要照着图中所示备好这些工具,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拥有整个大自然了,真想自己能整装待发。

      目录可示,全书是按季节分类。春天可看什么、可玩什么?现已是初夏,我只好遗憾自己没有更早的拥有这本书,错过了今年春天水田边的紫云英、钩柱毛茛、水芹、圆齿碎米荠,但幸好今年还捉了回小龙虾,给逸带来了一个快乐的回忆,只是从这本书上我才知道原来小龙虾还会蜕壳,少了一个向逸得瑟自己小知识的机会。蝾螈以前小时候也常见,只是现在好少见,以至于有一次我还将它当成娃娃鱼,给逸科普了一回,真是羞愧。还有各种你不去特意寻觅便让你无视的小昆虫:约马蜂、金花虫、小青花金龟、菜粉蝶、尺蠖、蝴蝶、酢浆灰蝶、七星瓢虫。。。。。。,如果老师们看过这本书,估计再也不会发生全城小学生都收到养蚕的自然作业,一时桑叶稀缺的新闻了吧。

       而春天里最让我开眼界的是象鼻虫家族的成员们,它们居然能把不同种类的叶子卷起来,然后在里面产卵,让幼虫们从小就吃着这片卷起来的树叶从容长大。这不只是本能的母爱,这简直是一种智商与行动力强强结合的能力。下次走在林荫小道上,可别忽视了那些掉在路边卷成一团的小树叶包噢,里面说不定就包着一只象鼻虫幼仔呢。

       这几年城市绿化越来越好,路边的小花越来越多,我经常被当成度娘就是因为这些不知名的小花,个个都吸引着孩子想知道它们的名字,下次我可以直接抱书出门,这回可以耐心的当一回度娘了,就怕逸找不齐这些花呢,毕竟这是一本日本作家盛口满的书,里面的花我们这儿未必全有,真希望我们自己也能有类似的自然绘本,画得这么亲和、美貌。就象作者所说:“在这个世界上,你没见过的东西还多着呢!”


       翻至夏,夏天的田野里有一样东西吸引了我,那就是开着口露出赤红色的果实的苦瓜,多年来的疑惑在这里解开了。原来这也叫苦瓜呀,在没有长条绿苦瓜出现的小时候,这个小小的、菱型的、桔红色的小瓜给过我很多美好的记忆。在记忆中这是一种很少见的果实,每年只有那么一两天才会在菜场出现,也只有喜欢尝鲜的父亲才会花大钱给我买这种不靠谱的东西来玩,最初,这东西被带回来时,我们并不知道是可以吃的,父亲完全是看它颜色鲜艳,码在农民的菜筐里煞是好看,买回来给我当玩具的。因为不常见,我为此宝贝了很久,不小心捏破了还不舍得扔,看到里面红艳艳的果实,老人说怕有毒,给扔了。但我从此记住了这个新鲜事物,第二年当父亲又一次因为好看买回家时,已经知道这是可以吃的了,果实甜美。只是因为好看,我就舍不得第一天就把它弄破,吃它的果肉。后来,这个小瓜开始有本地的小名——利刺瓜;后来,父亲还是每年都会买回来几个给我吃;再后来,这东西慢慢便宜了,不再那么稀有了;后来,这再不是我每年那几天的期盼了。但现在,我却突然想把这些告诉逸,想下楼去菜场转转,想买几个给逸尝尝鲜,原来平常这么苦的苦瓜成熟时会有这么甜美的果实。


       甜美的果实不只是夏天特别的苦瓜有,秋天里满满好几页的果实,让我不禁想起全家一起打野柿子时翻了天的笑声。而冬天的枯枝,则让我想起逸曾经满满两抽屉的枯叶。《我的收藏》收藏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这一年四季里,我们美好的时光吗?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那些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幸福时光!那些我们能给予孩子的爱的陪伴!世界这么大,请容许我们陪着孩子,细细地看!


���0�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婆婆聊天时跟我聊到她有一只脚有脚气,一只脚没有脚气。事过几天,我到市里办事,就给婆婆带回了吃的和抹的药,她非常...
    太阳花_崔文杰阅读 335评论 4 7
  • 不要相信通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就可以实现从初级到高级的进步,任何一个职业发展的提升都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总结,本文介绍一...
    耗子吴阅读 617评论 0 3
  • 话不多说,上图吧! 工具,红蓝铅笔,加自动铅笔!纸笔! 最后再改一改
    立立double阅读 198评论 0 4
  • 今日探秋,在朋友圈发了上面那张图片。看得仔细的盆友说:优雅,你真是乐天派,手臂上的伤痕也是个笑脸呢!十分感谢盆友们...
    优雅的小园地阅读 235评论 2 2
  • 就在他们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时候,她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每天上大班,中午要在店里吃顿饭。店外面的一条小巷里满满都是...
    浣月楼阅读 676评论 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