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空船理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空船理论,虽说它名为空船理论但我觉得实际上就是一个这寓意深刻的寓言。在很多时候都值得人们深思,那这个空船理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故事是出自庄子的《山木》中的“方舟济河”,这是一篇极富道家哲学的寓言,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

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有时候,你生气仅仅是因为对方“竟然这样”“竟然有这样的人”,而非仅仅是那个人对你造成的伤害。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的放下对别人的偏见,更不要用一把你认为对的尺子去衡量别人的好与坏,是与非,也不要轻易因为别人影响到自己的心境。

如果碰到一个奇葩,就要生一顿气,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一个人“看不惯”的东西、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空船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把别人看成一个“空船”;

你被同事绊了一跤,就要想,他一定是无意的。

当你被一些垃圾人伤害的时候,不要想着去报复,更不能沉溺于痛苦之中。

要把这一次的伤害当作一次空船事件,你是被一直空船撞伤了,而非是一个人有意开着船撞你。

只有这样,你才能尽快地从愤怒和痛苦中走出来,尽快完成创伤后的自疗自愈,也才能不断放大自己的格局。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这与空船的故事如出一辙。

空船,虚己以游世。

庄子说,对面一条船过来了,船上的人没控制好船,撞上你的船,这时你很可能会生气。

但是如果那条船上没有人,是个空船从上游飘过来,你还会生气吗?

庄子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意思就是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当回事。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太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就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

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不以自我为中心,放下自己为是、放下偏见和无用的面子,谁又能伤害他呢?

例如,在一个门口,你和一个人撞上了。

你开口第一句就是,“你眼瞎?干嘛撞我”对方也会勃然大怒,因为他感到你的自私自利和不可理喻。就像你被一艘有人的船撞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开口第一句话是,“对不起,您没事吧”。

结果就会完全相反。

因为这时候,对方感觉到的是一个空船,船上没有一个自私自利、不明事理的人。

这样就不会有争执,更不会有伤害。

从世俗角度讲,太看重自己,就容易与别人发生争执,如果有“空船心态”,则人生会少些纷争,人就少生闲气,从修行的角度讲,庄子说,虚己以游世。

就是要虚己、外己、忘己,忘掉自己的私欲、忘掉偏见,这样才能不被伤害,不害物亦不害于物,不伤人亦不伤于人。

最终走向大“道”。

有时候是可以想想这些前人的哲理妙言,由于现如今生活压力真的很大,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生存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安心安逸一些。其实生活也没那么繁琐,没那么累的。愿每一个人都幸福快乐,安心安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
    Williamfrost阅读 1,747评论 0 1
  •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 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 ...
    赵肃江阅读 1,261评论 0 0
  • 兴许是最近看鱼塘的时间多了,儿时在外婆家的情景总出现在脑海 儿时暑假,妈妈会把我和妹妹送到外婆家里。外婆家门...
    羽悦开心阅读 424评论 1 1
  • 当我开始说一些你不懂的话 不再顺从地像你希望的那样 身边的世界开始变得嘈杂 心情一丝一丝地被抽离出来 记忆如在空中...
    mozik阅读 95评论 0 1
  • 在李明校长“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的教育思想领引下,我校积极探索青少年成长新路径,大力推进创客教育,成效显著。 ...
    王湘军阅读 4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