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不是你咸鱼翻身的工具”这是小舍得里饰演欢欢爸爸的佟大为说的话。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读书时候是一个特别不擅长表达自己的人,所以就特别希望孩子可以变得很活泼开朗。但是,孩子偏偏又是一个性格内敛不擅长侃侃而谈的人。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不爱说话被贴上“性格孤僻”的标签,身边也没多少朋友,过的特别压抑。特别害怕自己的孩子会经历自己相同的经历,就一直想让他能向其他孩子一样言语丰富,能在陌生人面前也可以口若悬河。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就像小树苗一样,你不能蛮狠的把他跟陌生人交谈都要脸红,就凭借几句苦口婆心的交谈就想让他变得跟任何人都可以自来熟。那段日子,老师同学周围人对我孩子的评价都是一个字“乖”。每当听到这个字,我都是表面上出于礼貌性的微笑做答复,可是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取代的却是一股担忧情绪萦绕心头。
孩子每天回家,我问的最多的是“今天上课有举手回答问题吗?有跟小朋友一起去玩吗”就这俩问题来回问。孩子开头要认真回答,后来就不再做回答了。甚至很多时候孩子不下去玩耍,因为没有他想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我就觉得他是找借口,为此,我还给孩子发了很多脾气,大声吼他。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发飙的样子跟剧里饰演子优的妈妈蒋欣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总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就是想弥补自己当初上学时候的性格缺陷,想把自己上学时候错过的阳光快乐读书时光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
真的,我越来越觉得孩子不管是什么样子,他聪明亦或者愚笨都是你自己的,不能做选择。你不能说他不聪明,学习不好你就不爱他。如果,孩子聪明学习好,性格开朗活泼你就喜欢,那你不是真正的爱你的孩子。你只是爱的能够带给你有被羡慕有个成绩好,性格开朗活泼的小孩的虚荣心;或者是把你生活过的不如意而寄托在你孩子身上,希望他是一个把你没有实现的梦想得以实现的工具而已。
不要狡辩,如果自己都一边打着游戏刷着抖音,还盛气凌人的让你孩子好好看书,你以为你的孩子能够学好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你会说你就是吃了学习的亏,不想让孩子走你的老路,做着一份别无选择的工作。可是,这依然不是你逼孩子去学习他不喜欢而你坚持认为对的借口。孩子跟我们都是一样的存在于社会的个体,他们也是有思想的,拥有独立的人格。我们应该做的仅仅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必须怎么怎么样的…”逼迫。
孩子越长大越有独立的思想,你不需要给他说太多应该怎么怎么样,而是你应该做什么来引导你的孩子。言传大于身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没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就是合格的父母。我们和孩子都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