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与归途的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管我离家多久,是否与这片土地仍有瓜葛。当我赤足踏上这里的时候,它总会给我一种亲切感、厚重感,让人生出一种依赖,感染至肌肤的最深处。

最近回到家,整个人内心似乎多了一些宁静恬淡。

天比往常黑得早,我窝在被子里,听雨落地的声音。深夜时分,我还在失眠中,还在追剧中。我不大清楚,立夏时节,雨在犹豫些什么呢?

昨日午饭过后,和妈妈商量一起去放玉米苗,其实主要是陪伴小孩子——我的小侄儿,他实在太粘人,又闹腾得很,不肯待在家里。

我有好久都没有下地干活了。严格的讲,很少回家有遇到放玉米的时候。所以,刚上手时,我找不准那些正在泥土下饱受束缚的生命,只能一点点一点点地剥离土块,去找寻玉米苗。

嫩绿的叶子,因为无处伸展,在塑料薄膜下委屈求全,捂出了一丝的黄。

地毯式搜索了一会,我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两个玉米苗之间的距离,也能一眼看出玉米苗所在土壤处细微的差别,效率也就提高了。

下午的日头很是热情,我的后背感受到些许温度,太阳西斜,渐渐地没了热度,手触碰到塑料薄膜上的余温,把放玉米苗当成一场解救工作……

小孩子刚开始好奇,对自个冒出来的玉米苗格外热情,一个人蹦蹦跳跳冲在前面,还嫌弃我手脚慢。

农忙时,大家都在各自的玉米地里忙活,一眼望去,田埂上佝偻着腰,或半蹲着的,从田头到田尾,身后绿茵茵的玉米苗,破土而出,摆脱土块的束缚,开始野蛮生长……

妈妈说,当初地太干,怕种子出不来,就在泥土上播种,后来下雨了,太阳一晒,成土块了,压住玉米苗,这会反倒成了一大麻烦事。

有时候,提前准备好的,却让后来的变化背离初衷。

有几处会连续出现缺苗的情况,可能是玉米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太干的缘故。妈妈有些不解地说。

可是凡事总有例外。有的播种处土壤都是湿的,也不见玉米的影子,有的土壤干的,玉米苗还是硬长出来了。关于玉米的心思,谁能说得清呢?

大概过了一个钟头,小孩子的热情就散了,便在玉米行间用小铲子挖坑,活像一只捣蛋的小田鼠。听妈妈说,今年田鼠格外多,一不留神就会陷进田鼠窝。

“你小心点,田鼠都能把人逮走”,妈妈打趣说。

“这小家伙估计跟田鼠有亲戚关系”,我一个劲地取笑他。

听妈妈说:村里有人在一块地里断断续续打中了三十多只田鼠,刚开始喂猫,后来太多了,打的田鼠就拎回家喂狗了。我家的狸猫也沾光享用了四只,身材渐渐圆滚起来,不像以前那么骨瘦了。

小时候在家干活是任务,也是愁苦;如今工作在外,难得回家碰到忙季,干农活便成了一种历练。可能间隔久了,记忆会慢慢地咀嚼着,农家无聊俗事的生活又变成了一种意外的惊喜。

其实农家的日子,跟着时令的步伐,听从老天的安排,你会觉得一种自然的舒适感和天生的从容。让人能让人静下来享受惬意时光,而不会觉得是浪费光阴。

任意一种自然的存在,都是有力量的释放。感受风拂过脸颊,寻觅风来时的足迹,静听风撩拨叶子的声音;还有日光倾洒在脸庞,温暖舒服;望着地面不远处一块斑驳的树影发呆;此时我正躺在床上听雨的呢喃。所有的声音,都是自然的乐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申明:本人承诺文章插图为原创。 搬到城市里是田鼠君的重大决定,原因可能是对繁华的向往,也可能是柏油路已覆盖了老...
    标本君阅读 7,247评论 31 20
  • 近来许是馋虫发作,老是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两毛钱一个的大馒头;小麦收获季里妈妈亲手做的麦粉四季豆菜包,尽管卖相很粗糙...
    buibui_fly阅读 2,972评论 0 2
  • A、昨天,刷朋友圈看到小学同学的消息。带着她家3岁的娃,穿着精致,在咖啡厅自拍。配文是“阳光真好”。而此时我正在办...
    小十八阅读 3,085评论 4 7
  • 2018-08-08 D10 / 33 【读书感悟】3173-安安 消费心理学的17个基本原则 第十四个:重负与赘...
    安安Ro7cie阅读 1,150评论 0 0
  • 路灯挺直着腰杆靠在那里 像是动了 像是停着 昨天走了还有今夜 今夜没了 什么都没了 一切都像发生在最后一天 猫咪侧...
    毛沙拉阅读 2,4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