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地读了《思辨与立场》前面少部分内容。
书中有提到,思维是人的天性,但许多人没有去关注自己的思维,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思维出现了偏差、扭曲、信息不足,甚至偏见等。
这种思维模式无疑是十分低层次的,高层次的思维则是批判性思维,当然书中定义这是最高层次的思维。
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该如何做?书中说到,当我们抱着一种提升自己思维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思维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这个很有道理,当有此意识时,我们才会关注自己的思维,就像一个启动的开关。对于想提升自己批判性思维的人来说,这个开关必不可少,直到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时,大概就不需要了。
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仅仅有这个开关,显然离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还很远。
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必须要检视自己的思维中犯过的错误,找出问题,分析这些思维问题的原因,然后付出努力,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去改变提升。
这个过程比较困难,自我检视耗脑耗时,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时间和精力如此,还不如看看八卦,刷刷抖音来得舒服。
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提升,自也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一个改变思维习惯的过程。唯有保持信念,持之以恒才能成功。但这又牵涉带了内动力 ,书中没有这一块的东西。
就我看来,内动力的来源,肯定还是来自个人对于自我成长的需求和态度(我这个观点应该不全),有的人这种需求强烈,有的人只是心血来潮而已。
书中说到,要成为自我思维的批判家,其实也就是要有意识地去检视自己的思维习惯,思维结构,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书中后面也给出了思维境界的高低对比,列出了优缺点,以及评判的标准,其中特别提到公允性。
高境界思考者必然是具有公允性的,能够客观,公正,辩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观点,尊重事实依据,不因自己的权利与需求而牺牲他人的权利和需求。
其实呢,这种公允性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要求。反过来说,一个道德水准不高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境界的思维者。因为道德低的人必然狭隘,公允性显然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