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美食和学习 最后要讲讲的是我在课余时间discover HK的经历,其实主要是discover港岛为主 说会上一期讲的第一道印象深刻的美食。为什么我会去到西湾河呢?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港岛线的线路图
其实港岛的线路比较简单易懂 港大在西环 左边的坚尼地城根据我个人的亲身考察 感觉就是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 是香港叮叮车的总站 相对比较安静 周围的食肆价格也比较低 路上走的是老人家居多 生活节奏比较慢 港大的学生吃完饭到坚尼地城转转,顺便去西环码头走走 真的是一种享受~
很多大陆游客来香港都喜欢去的地方 一个是油尖旺区 一个是南丫岛 一个是石澳等景点,很可惜我的课程安排让我不能规划距离较远的旅行,所以我基本上都是在附近转转。
说完坚尼地城 在此加上一张港大的夜景 对港大的景色就不多介绍啦
下一个站是西营盘 西营盘这里基本上都是海产干货店 整条街都是 之前说这里有一家很好吃的阿元来了 其他的特色就是有趣的街名 比如说第一街 第二街 第三街 他们之间有非常陡峭的斜坡 可见这片区域本来是山区 为了节约资金 基本上西环和西营盘一带都将路直接依山而建(当然 叮叮车除外 电车总不可能在山上行走吧)
西营盘的旁边就是上环 上环再过去就是中环 其实二者相连很近 就像他们之间有一条路 荷里活道
从上环一直连接到中环 其实二者的性质差不多 算是比较繁华的闹市 但中环会更旺一些
从上图也可以看到上环荷里活道公园的历史 上面也提及了小山丘的存在 道明了陡坡存在的原因。
在中环 我去了大馆 讲述的是中环香港警署的历史以及警民关系的发展
还坐了一下半山扶梯 沿路的酒吧和餐厅真的仿佛有一种置身于外国的感觉 还去了兰桂坊(由于是早上去 所以没有太多的感觉)
中环的夜景也很值得一拍 完全可以和广州珠江夜景媲美 甚至我觉得更加漂亮
金钟有类似于广州太古汇的商场 金碧辉煌 一点也不亚于尖沙咀海港城的奢华 不过街道两旁写字楼较多 食肆商铺较少
乘坐着叮叮车继续向前进 我们来到了湾仔 我们常吃的饺子--湾仔码头 指的就是这个湾仔了 湾仔再过去就是铜锣湾 其实这二者也很像 也是一条路连在一起(两侧的商店琳琅满目 真的是逛街的圣地!)在湾仔我就去了香港赛马博物馆 看了一下跑马地这边的赛马历史 也终于看懂了经典港片当中的赌马赛马的文化。
铜锣湾逛了时代广场 希慎广场 但是一个人逛有点无聊... 我更感兴趣的是它名字的由来 原来在未填海前,原维多利亚公园东西岸两边海岸线像一个铜锣,因而取名为铜锣湾。而昔日海岸线就在今日铜锣湾道(casueway bay)
乘着叮叮车继续走 沿途的景色尽收眼底 怪不得外国游客这么爱叮叮车 才2.6HKS 便宜又舒适 除了下雨天会湿滑一点之外 其他时候坐坐还是挺惬意的
前面就是炮台山和天后 开始有点从城市向乡村蔓延的感觉 闹市渐渐稀少了 在路上走的行人也变得更少 年龄段也是中老年的人群居多 有种坚尼地城的感觉 我在北角下了车 那天恰逢周日 整个集市 街道 商店 都是菲佣的身影 他们讲着他们国家的语言 享受着周日早上舒适的阳光 这里的价格非常的平民 像我对我朋友开玩笑地说——菲佣价 所以如果是下次来香港 我会选择去北角购物~
看着这些菲佣们的身影 我也感受到香港的繁华正是有这些在香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背后默默地付出~ 这是香港社会一角劳动人民的写照 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完成了北角的实地探访 我继续走向西湾河和筲箕湾前进~
俗语有云:“英雄被困筲箕湾 问君何日到中环” 形容的就是香港人开埠初年的筲箕湾 只有舢板前往中环的苦日子 后来二战以后 大陆难民过来香港 政府移山填海 人开始变多了起来 政府开始建立电车站 学校 公屋 令民生能够安定发展 编制出一个奋发向上的家庭故事 缔结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社区情怀 可以说有轨电车的建立 让长长的铁轨成为一道连接回忆的绳索。在筲箕湾街道上 能见到平民气息的两元店 还有许多菜市场讨价还价的买菜市民 街坊之间都非常友好 好像都是熟人似的 这种民风真的很有让人长居于此的感觉。我也是在这里吃到了上期提到的物美价廉的车仔面~
在这里,我顺路去参观了香港电影展览馆,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史
这正是出自周星驰的某部电影,有点忘了是哪一部...
周星驰和许冠文两大喜剧天才包揽了香港电影的七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 新老笑星的换代是一大看点。
大概就去了这些地方吧 没有什么特别的旅游景点 纯粹是因为没人陪我逛 我就想着自己坐着叮叮车去discover Hong Kong~
港大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花了一个多月才有空完成) 希望大家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阿key老师要继续备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