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会吗?

前天,有一位陌生的家长在自家孩子的同学的妈妈的介绍下(有点儿绕口哈),加了我的微信。

她在微信上,用文字向我咨询幼小衔接和学拼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三周学完?”,我给她详细介绍了学时安排和每天的教学计划;

第二个问题:“您是教语文的老师”,这个反正咱坐不改姓站不改名更不怕告知工作单位,我给她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且告诉她,我的课是随时接受家长随堂听课的;

第三个问题:“拼音是包教会吧”,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缓冲,没有任何停留,非常简洁明了地回了下面四句(原话照抄):

1、不包;

2、凡是说“包会”的,都是骗人的;

3、因为,什么叫包会?!

4、 包会有教育部、教育局的统一标准吗?

这是我自2003年开始,在和舰台湾人圈子(台湾人学注音符号,来到中国大陆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学拼音,以方便工作和学习)开设拼音班十几年以来,第一次碰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我想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傲娇。

从第一次开拼音班开始,就是家长诚挚的邀请;

到第二年,一传十,十传百,和舰家属区的课完全排不过来;

再到邻居、老公的同事、自己女儿的同学、同学的表哥表弟堂哥堂弟、女儿同学的弟弟或妹妹......

就这样,一年一年,除了2008年,教了整整十几年。

所以猛不丁,有位素未谋面的陌生家长问我这个问题,凭着自己在教育界混饭吃20多年,多次给家长做讲座培训的经验,根本无需思考,可以明确告诉她:“不包”——根本无需有话慢慢说,拐弯抹角,其实,这等于是我在无声地拒绝啦。

为什么要无声地拒绝这位家长?

说句得罪人的话,上来就问“包教会吧”的父母,都有那么点儿无知或就喜欢被骗。就像有人去买水果,总要问一句“这西瓜甜吧”,请问有哪位老板会说“不甜,酸的,不太好吃”呢?!那种心态,就是“交了100万学费就必须保证上清华北大,交了500万学费就要上耶鲁剑桥”一样一样的。

我们学校每年学费近20万,幼儿园到DP毕业,15年,学费差不多300万吧;其他私立学校,基本学费平均都在10万左右,15年上完,150万左右吧。谁能包?!能包什么?!

拼音包教会:什么叫包会?

包会认所有声母、韵母?

包会拼读?

包会流利朗读带拼音的句子、还是短文或者书?

那些招生广告上写着“包会”二字的,有明确、清楚的“会”的标准吗?!

—— 反正我从没见过任何一家培训机构,会明确列出所谓“会”的详细准则。

有读者(包括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完了,这老师不敢保证包会,那是不负责任啊,捣糨糊啊。”

这种心情和想法我完全能理解,但是,如果还有类似于前面那位妈妈上来就问这个问题的,我依然还是简洁明了地回答:“不包”。

因为,只因为:我,完,全,不,了,解,她, 的,孩,子!

——她于我而言,就一个微信号和微信上的几个文字,我不认识那孩子的父亲和母亲,更没见过她的孩子,我对她的孩子一,无,所,知。我就张口就来“包会”?不仅王老师我做不到,臣妾也做不到啊。

国内公办学校做小学语文老师8年,国际学校做小学语文老师快20年,教书快30年了,可以说,什么孩子没见过。

我觉得对一个一无所知、毫无了解的孩子、完全不认识的父母,张口就说“没问题, 包会”,这才是不负责任、不专业的、信口开河的、先哄你报班交钱的套路呢。

今天写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因为那位家长问了拼音班的问题,而是这个问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越多越多家长关注的择校问题。

每一年,特别是最近的五年,有N多家长向我咨询:该如何为自己的孩子择校。

包括今年,也有10多位家长来问过我。而我发现,有一些家长,选择体制外的学校(俗称私立学校)是盲从和跟风的。我问这部分家长为什么“想”要选择私立学校(一般来咨询我的时候,都还是在纠结中,如果已经做出决定,也不用来问我了),理由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

国内学校初升高,高考都那么难,选择私立学校,至少能去上个大学。

Excuse me?! 至少能上个大学...... 都9021年了,国外的月亮和中国的月亮是一样的阴晴圆缺,亲。中国有清华北大,也有苏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国外有耶鲁剑桥,也有比国内职业技术学院还不如的社区大学。

很明显的,这部分家长,就是一种“交了钱就能包上大学”思维,以为交了150万学费,就能“包”有一个美好前程。

而我同时也听到一些家长这样的回答:

—— 国内学校太死板了,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探究性思维,开放性思想;

—— 我家对文凭不是看得最重,以后肯定是接手家里的公司,肯定是要出国去开开眼界,所以想放到私立学校,走体制外的路;

——我家妹妹性格太弱,胆子很小很内向,国内学校人太多,老师肯定兼顾不到,私立学校人少,活动多,希望妹妹能有更多锻炼和机会,变得大胆和开朗。

这些回答,没有一个提到“包上大学”,因为,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一纸文凭的分量已经变得很轻。这当然不是说,他们不在乎常青藤不在乎牛津大学,而是说,他们花“巨资”培养孩子,并不是为了“国内可能考不上大学,而上了私立学校能包上大学”。

所以,每当有家长来咨询,我的回答是:

1、一定要去了解清楚该学校的课程;

2、初步明确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向;

3、基本规划一下家庭的长远打算;

4、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看看那所学校是不是适合自己家的孩子。

我永远不会指导家长,说:“去,去问问那个学校能包你什么?”

上了苏外,包你上常青藤?

上了苏高,包你上清华?

上了海归,包你出类拔萃,碾压群雄?

不要说您不过是出个100万,就算您出个1000万,也不能保证您孩子是Top 3!

选择拼音班,其实和择校是一个道理。

——您是看中授课老师的专业性(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工作态度等)、看中孩子学习环境的舒适健康度(学习空间的大小,空气质量、甚至饮用水的品牌等,这个方面很多家长忽略,以后有机会我再写文章专门写一写,)、看中教材的高质量;……

——或:您无所谓以上,只要有人回答您“包会”二字,至于包会啥其实你也不清楚,大不了学了一期再跟着后面一期的孩子混呗,再学一遍,至于牺牲孩子的玩耍时间孩子的学习兴趣什么的,无所谓啦;

反正一个课程相差个2、3百,一节课相差个5—10块钱,您自己选罗。

小到拼音班,大到选择什么才艺作为孩子终身的兴趣爱好、再大到为孩子择校走哪条路……关于孩子的教育,在机会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会不断地面临选择并不得不取舍。今天写这篇文章,我是想说:

1- 同一个老师,同一个班级,同一所学校,同一个课程,一定有学霸,也一定有学渣。身为父母,与其把自己孩子的教育结果寄托在他人的口头答复之上,不如自己去了解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然后有的放矢,全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向目标靠近。

2-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还有长达十几年的教育之路要走,跟老师沟通交流也是一门大学问。不要一上来开口就问“老师 ,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考100分?(您要老师包会?!)”,尝试着问“老师,我的孩子课堂上表现如何?从学校里的表现看,他有什么优点缺点?您觉得他在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我能做点什么帮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等这些问题。也许,我只能说也许,这样跟老师沟通,对您的孩子更有帮助。

一篇教育随笔有感而发。我说的不一定对,欢迎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82评论 2 14
  • 《心的安静》 夜深了!心也该好好休息了,安静的欲望一直涌上心头。是啊!真的该好好歇息了,忙了一天的工作,身心疲惫不...
    御园书画院阅读 249评论 0 0
  • 今天是初二,父母盼女儿。 女儿回娘家,老人乐开花。 全屋增喜庆,初二更温馨。 ...
    晓英写事阅读 455评论 6 18
  • 看着自己的主页上面,接近十万的文字,400+的喜欢,真的十分开心。 我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成为作家也不过是一个很...
    村花姐阅读 565评论 5 21
  • 这辈子没有谁对你好一辈子不会让他知道却有什么资格抱怨别人怎么那么,畏畏缩缩收拾收拾,哦,在。
    褚一航阅读 3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