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加班、再怎么辛苦,在领导眼里都是白劳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孩子、学生、员工、父母、员工……,不管是什么角色,能否胜任这一角色,才是让我们成长的关键,是我们体验这或短或长的一生的最大乐趣。

但是每一个人这一生,都会有一两个社会角色——或员工,或领导,或老板。

在我们的认知中,员工和领导,似乎是两个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角色,我们也曾经尝试着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解读一些职场问题,然而总会存在片面性。

但是每一个领导,最开始也是从一个员工一步步成长出来的;每一个普通的员工,也有着成为领导和管理者的潜力和梦想。

所以今天,我们换了个角度,邀请到几位曾经是员工、通过不懈奋斗一步步成为领导者的,让他们就“有什么事情是当你当了领导之后才明白的?”这一话题,从他们的自身真实经历中,讲述一些故事,来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些东西。

以下为他们的自述,一起来看看:

1、老大不好当

贺先生  

行业:互联网  职场时长:10年

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有我以前的小学同学大学读的是军校,他们军校一毕业给的军衔就是上尉连长,一个连长管了一两百个人,那个时候做一个职场新人的我特别感兴趣的事,当领导是怎样一种体验?

他跟我讲的是“在部队里一个管理者的领导力,除了你的职位,也看你日常的行为有没有考虑到下属的利益。

包括和有一些兄弟单位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你能不能搞得定,为自己所在的连队拿到最大蛋糕...,这些都是下面人看你领导力的一部分。”

后来,当我当了领导后,才真切感受到,如果做一个领导者,你只知道下达命令,但是并不能够带团队取得连续不断的胜利、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利益。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凉凉……

我身边的认识的创业者,自己把住的房子抵押了给员工发工资的,不止一个。

Bridge在《老大》里唱说:“老大就是有气场,老大就是风流倜傥,老大会给你重赏,老大成为了你我的梦想”,但实际上管理真的不好做,劳神费力。

你每天一觉醒来,问题就接踵而至:

这个月谈了几个合作了?

这个该教给谁去对接?

这个月的绩效应该怎么调整?

这个业务模块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现金流进来了,要不要砍了?

要是砍了,应该怎么安抚负责人的情绪?

小朋友们不会做,做错了,做的不好,最多也就是被说几句,大不了扣工资;领导要是决策失误了,大家都没饭吃。

2、给他最想要的

李先生  

行业:广告业  职场时长:8年

我过去觉得,成长的机会是十分重要的。钱可以慢慢赚,但是有些成长的机会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我刚开始做领导时带过一个小朋友,我十分看好他,他也为我做了不少贡献。

于是我就给他安排各种交流学习挑大梁的机会,想着好好打磨打磨他,将来他一定会感谢我。

谁知道人家没过多久,和我说要走人,理由是因为他做了那么多贡献,而我经济上给他的回馈让他觉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孩子家庭条件不好,每个月在大城市生活的十分辛苦还要省下钱供养父母。

而我自以为是的,在他生存尚且成问题时就让他求发展,这对于他而言肯定不能接受。

我应该先给予物质上极大的回馈,让他能过得比较舒服,再慢慢给他发展的机会,这样他才能沉下心来。

后来我意识到,每个人心中的价值排序是不一样的,大家在一起做事,有的人图财,有的人图名,有的人图情怀;

针对不同的人,给他们最想要的,不然即使你做了你认为的好事,人家也不领情。

员工更关心的是一个点,领导者更关心的是一条线、一个面。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多去考虑机制和激励,当人员出现问题时,多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是员工的能力问题还是流程机制的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领导者需要保证一个团队、一家公司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做到有效运转。

找到问题的原因,才可以针对性的解决,最后提升团队和公司的整体产出。

3、苦劳≠功劳

王先生  

行业:零售  职场时长:7年

以前还是基层员工(总监助理,一个部门90人左右)的时候,每天的事情特别多、特别杂。

一堆人追着我屁股后面,要这个数据、要那个报告,正常上班时间内,根本做不完那么多事情,就算是加班通宵,干完了今天的事情,第二天的事情又会接踵而来。

每天我都疲于应付各种性格的人、各种奇奇怪怪的需求,这个事情还没做完,马上被第二件事情打断,专去做第二件事情,结果很快来了第三件事情。

这样一天下来,到下班时候回想这几天干了什么,不记得,太乱了。

有一次开部门月度大会,总监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我,说我工作没效率、没成果,性格坚毅的我,躲在所有人后面,委屈地咬着牙,不出声地哭了起来。

过了几年,我当上了经理,再过了几年,我当上了总监。

这时候,我开始了解我以前上司的做法:没有功劳,苦劳就是白劳。

说实话,现在我一点都不在乎我团队的成员,在上班时间是不是开小差、下班是不是到点了就跑路,是不是每天晚上都在加班。

我在乎的是在我要求的期限之前,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完成我布置的任务。

工作效率高的人、知道调动资源的人、会找方法的人,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正常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反过来说,工作效率低、笨手笨脚,还排斥别人建议,只知道自己闷着头干的人,可能需要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完成只需要一个上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这类人看起来特别苦逼,每天很早到办公室,加班到很晚才走,一天到晚都很忙,工资还很低。

但你让他总结下他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回答先是一阵沉默,然后是“不知道”。

职场是一个特别讲究产出的地方,越是能高效产出(也就是功劳),越能体现你的价值,否则再怎么加班、再怎么辛苦,都是白劳。

4、文化氛围决定工作氛围

赵先生  

行业:电子商务  职场时长:9年

我所在的部门是公司的技术核心部门,公司的整体文化氛围对我们不同部门的沟通等方面影响特别大。

公司追求的文化是简单,分享,平等,高效。这给跨部门沟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极大了提高了我们与其他部门共同锁定问题边界的效率。

公司的工作氛围对于公司、部门和部门内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氛围促成了不同的工作氛围,不同的氛围促进人不同的思考与成长。

即使是一家公司,部门内也有不同的工作氛围,带给人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与工作形式。这对于一个公司的成长,部门业务的成长,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息息相关。

(1)公司整体。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带动新的同事很快进入状态,可以使得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一个目标前进,可以使得工作更加轻松高效的完成。

紧张逼迫的工作氛围容易使人推卸责任,不团结,容易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忘记公司整体的工作目标。

(2)部门与部门之间。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能带动不同部门之间高效的沟通和交流,共同确定产品的工作目标,做出极致的产品。

而不良的工作氛围容易造成不同部分之间扯皮,浪费时间,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

(3)部门之内。部门内部的工作氛围对于一个人发挥实力很重要。

一个部门的工作氛围可以跟随项目该紧张时紧张,该加班时加班;也可以跟随项目接近尾声,该放松时放松,该总结时补血,既高效完成公司的任务,又不断提升自己。

工作氛围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工作状态营造的整体工作状态,公司工作氛围的变化就可能影响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

在这些领导者讲述自己的职场经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从来没有很尖锐的对立面,每一个位置,都有我们想象不到的难处。

我们在社会角色以及职场中的扮演的角色,最终都是为了获得自身的成长和价值。


李老板专注企业运营。做出有结果的内容,活出有价值的生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