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试译】
天的自然法则,不就像拉弓射箭吗?抬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点,压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力量拉得过满了就减少一些,力量拉得不足时就增加一些。
天的自然法则,是减损那些多余的去补充那些不足的。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减损那些不足的来供奉那些有余的。
那么谁能把多余的来补给奉养天下不足的呢?只有得道的人才会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是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与修身的联系】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天的自然法则说到底就是一个平衡法则。多余的就减损,不足的就用多余处减损下来的去补益。如此使整个社会处于阴阳相对平衡的运行状态,这也是自然法则下最理想的运行状态。就好比潮涨潮落,日落月升,四季交替,无不都是这种平衡法则在背后支撑其运行。
2、 人心的规律则是和自然的规律恰恰相反,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 人与道相反的原因,是因为人有私欲,人的私欲是无限的,所以那些有余在私欲面前其实是不足,人们会为了满足私欲上的不足,而不断地从其他方面索取。
3、当我们明白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重要性,减损有余的,不足的才会自然丰盈起来。比如减损些多余的工作,多关注一下缺少关爱的家人,不要厚此薄彼;减损些财富,去帮助一下那些更需要这些财富的人群;减损些个人成见,才能照见更多不同的自是模式与自以为是;减损些自大,才能交到更多的良师益友,丰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