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劳作•荠菜•……
不能阅读是痛苦的,没时间阅读很捉急。
周五从菜农那里直接订购了十种蔬菜,周六下午两三点顺丰送到,消毒、分类、放冰箱冷藏,然后赶紧择荠菜。
虽然买的荠菜是干净的,但是仍然需要再捡一遍。担心清理不完,只买了三斤,没想到当晚捡了不到一半,在想吃和不浪费的压力下,于是第二天上午继续捡,虽然手感份量轻了,但是袋子里没捡过的荠菜仍不见少,这时心里产生一股已经多年没有了的情绪——我要阅读,哪怕是没有营养的休闲小说,阅读是幸福的事儿。不能阅读宝宝心里苦。
不过,劳作也有收获。原来看着干了的叶子,一放到沸水中翻个滚,立刻变成明亮的绿色,煞是喜人。多亏昨晚为了晚饭先烫了一小撮,不然干叶就会全部被我摘掉,那么最后荠菜就不会剩下多少了,那得浪费多心疼呀。还有,我发现这次买的荠菜非常嫩,很好吃,嚼在口中没有咬不动的筋,十多年前的夏天买的荠菜,与红岛海滩上的海蛎子一起煮面条味道很好,但是有咬不动的筋。这个发现让我很惊喜。于是我给菜农发微信,告诉他荠菜很好吃,很嫩。他回复我:“因为现在正是季节,再过清明就有点硬了”。原来如此。所以,实践出真知,耳闻不如眼见,听说的不如自己亲自了解的。
我还想学李子柒,用焯荠菜的水染白色真丝衣服,当然是二十多年前只穿过两次的旧衣服。以前我都叫她李子染,一是柒和染字很像,二是我第一次在“学习强国”中看到她的两段视频中的第一段是她用葡萄皮染布做成袍子样的连衣裙,很美很仙气,用的工具器皿都很原始拙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我跟“七仙女群”中的姐妹们推荐“李子染”时被指出是“李子柒”,我才发现我想当然了。
在择荠菜时还发现了一件事儿,有的荠菜很像小时候宿舍楼旁边铺坡道的大块青石缝中长出来的小草,宿舍小朋友叫它“辣猴”,说可以吃,印象中可以吃的草,“辣猴”主要长在青石缝中,中间包有黑墨粉的草主要长在党校山上,“蚂蚱菜”主要长在土路旁,青石缝中也有。非常想念七十年代居住环境,宿舍楼正面一块凸起的地面有11棵杨树,据说是支边青年临走时种的,夏天晚饭后,邻居在树下铺上凉席,大家坐在上面乘凉、看星星、讲传说故事。地势南高北低,北侧雨后有泉水冒出;南侧铺了大青石的坡上种了三四棵泡桐树,有老人(估计当时也就五十岁左右)独自在树下喝茶饮酒休息。青石坡底有一方正的平台,不到十岁时用了一个上午我在上面学会了“连蹦跳”,后来才知道那是宿舍的“水表房”,可想而知不会有多大,但当时觉得地方挺大,经常在上面玩儿。不记得东西快速路建成前还是后我回去看过,还没拆,真小,在上面跳绳不害怕掉下来吗?那时,夏日白天蜻蜓满天飞,潮湿的阴天(雨前)燕子低飞,傍晚蝙蝠飞满天,不知蝙蝠晚上宿在哪里,周边近处的党校山、伏龙山,远点的观象山、兴安山、京山(青岛山)、大庙山(贮水山)都没听说有山洞。对了,大庙山有防空洞。春秋天,都可看到排成人字形一字型的大雁从党校山上南来北往飞过。一片人与自然共生的祥和。难怪古人喜欢田园生活。
说起蝙蝠,感觉当下疫情对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对工作有些影响但有的可以克服,除了政策给力,还得益于网络科技和物流服务的高度发展,吃的用的都来自微信、网上商城和快递;开会、培训、开庭,都在网上。
社会发展需要空间,人类不免要挤占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星斗、大雁、燕子、蝙蝠、荠菜、“蚂蚱菜”已多年不曾俯拾皆是,我们将来还会不见什么,会见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