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努力挺惭愧的,我不是一个努力的人。
朋友圈比我又努力又用功的人海了去了,但我想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你需要常态化的努力,而不是间歇式的努力白白感动了自己。
讲一个我身边的事,我有一个新媒体运营的朋友,大概是二年前他开始想做自媒体,想做一个情感号,三年前自媒体的环境比现在开放太多,虽然大号也有,用户却远远没有被大号收割完毕,很多小号靠着爆文刷屏,一路飙升成为大号的比比皆是。
他来和我谈论,说用户群体主要是青年群体,定时十二点发布,安慰深夜寂寞的上班族的心,我觉得很好,还常常说你好好做,需要提供帮助的话可以及时和我沟通,争取早点做成大号带我吃肉,朋友也答应地很好。
第一个月,简书,头条,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注册好了,甚至知乎阵地也已经占领了,我也觉得这哥们要大干一场了。
前两个月他发文几乎做到了日更,因为天天发文,他几乎天天熬夜,粉丝也得到了小范围的增长,第二个月调整了发文时间,一三五发布,用户也在各个平台不间断地引流过来。发展趋势良好,他还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开展了一节付费微课,学员报名人数也很是乐观。
第三个月凉凉了,这哥们觉得号太小,人数少,永远也做不到十万粉,这个号也就此断更,自此这位友人做自媒体情感博主的路关闭了。
二: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知乎上看见一个热门的话题,清华和北大的学生有多厉害?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中说道: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学习时的专注,以及绝对要把不懂之处弄懂的执行力,他们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太一样,但归根结底都能找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扎扎实实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他们从不沉迷于刷夜以及舒适区刷题的自我感动,不热衷于做整齐漂亮的错题本和笔记,他们为学习付出的一切努力,都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
所以任何事都一样,再举个简书一哥---彭小六的例子。
他在没有成为简书一哥前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和他同期在简书写作上的人也很多,坚持日更的人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他成功了呢?
“在他的访谈里我看到“那些不研究写作技巧,瞎写一气的人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因为他们不用脑,任何技巧想要熟练掌握,都需要用脑好好研究。”
很多人只知道彭小六火了,殊不知他为此读了多少篇文章,研究了多少作者。
三:低效的努力永远带不来复利效应。
假如你是个新媒体小编,只会作图排版,修改错别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工资可能永远都是一样的,你接触到的工作面永远是一个后台,这个只是行业的冰山一角,同理任何工作如果你个人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不能有效地增长,其实你都是在不断地消耗你自己,也就只能充当行业的螺丝钉。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命运降下的帷帐中,日复一日地觅食、寻偶、社交、不断换掉旧的工作,出去旅游,朋友聚会,偶尔加班后拿出两个小时充电学习,结果却又刷上了手机。这样,却幻想有一天可以过上成功的生活。
朋友这样的话,你还是老老实实刷手机吧,太折腾自己了。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最重要的投资者,希望你能更为精彩地使用你的人生,走向你个人的成功之路。
→作者:琳小爷,:一个总是在吃吃吃路上的女汉子,愿有一日既可以读书写字,也能随时浪迹天涯。转载请私信。
我是匆匆过客呀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