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龄段不同的环境对‘家’的理解都不一样。没有家,肯定会难过,过年看到别人都回家都有地方去,会更难过。但是有家,有时候也会有些难过。
小时候,虽然家里很穷,但自己不觉得被亏待,父母健在,虽然父亲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但由于好赌,基本上没有积蓄寄回家。爸妈结婚后分家单独住出来了,两个叔叔话没有结婚和爷爷住一起,三个姑姑都嫁了出去,偶尔回一下爷爷家,那个时候以为的家,就是爷爷(奶奶早已不在),两个叔叔,三个姑姑家,爸爸妈妈和弟弟,还有妈妈这边的亲戚等,就是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时常说的一大家子。
直到有一年夏天,三个姑姑回爷爷家 ,我和弟弟去爷爷家里玩,看见水缸里泡着一个大西瓜,我和弟弟兴奋的说,‘好大的西瓜’。没有冰箱,夏天想吃上爽口的西瓜,就需要在水缸里泡几个小时,水缸里的水是夜里从山地里水源处用胶水管引流到缸里的,所以水是很凉爽的。那个时刻,是根本没有想过我们两个小孩子会被排除在外,不给西瓜吃的,毕竟他们大人口中,时常是我们是一家人不是么?但是几个姑姑,其中有一人说了,那不是西瓜,是南瓜,另外两个姑姑也跟着这样说,我毕竟比弟弟大,一下子懂起了她们的言外之意。我带着弟弟说,我们回去做作业了,我还忘了做,就这样走了。我记得走出一段路,还听到我小叔跟他三个姐姐理论说,把他那一份分给我们吃什么的,也记不太清。
大概从那以后,我明白了那个大人时常说的“我们是一家人”的家,跟我心中的家是有区别的,后来就没有再去过爷爷家里玩,除非有事情不得不去。
后来,我理解的家就是每天早上有母亲叫起床吃饭,中午回家生火煮饭同时叫母亲从地里回来,晚上回来赶鸭子回家加上做作业,虽然父亲不在身边,但也感觉不到什么失落,村子里多数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那会,那个土墙房子加上母亲和弟弟,就是我的家。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白天可以在外面怎么疯玩都无所谓,但是一到傍晚,特别是看到别人家房屋上冒起了炊烟的时候,如果不在家或者自己在家母亲不在时,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比较慌的感觉。记忆里,有几次,白天在外婆家玩时,外婆和舅舅就说,晚上就在他们那里留宿,白天想着没什么就同意,但是一到天黑就哭着让舅舅送我回家。回到家,就算母亲还没有洗澡,一身汗味,但也觉得心里踏实安稳。这样几次之后,他们也不再留宿我了。
这种感觉一直到高中,大学,工作后,回到家看到母亲的身影,就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还可以偶尔撒撒娇。
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感觉母亲的态度变了。变得更客气,我更像是客人而不是家人。邻居开玩笑跟我母亲说,你家那么多材,让你女儿带点走呗(材谐音财,农村迷信,意思让我有点财运),我不信这个说着不用不用,我记得我母亲当时态度反应很强烈,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了,她自己挣去,这些留给她弟弟。这是我第一次意思到母亲还是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从小她给我灌输,在我们家女儿是被优待的,不像别人家连学都不让上。
后来,我生了女儿,母亲过来了,呆了一个月就回去了,临走时,我尝试留下她帮我一起带几个月,等我完全上手了再走。被拒了,说是以后她会靠弟弟养老,得去帮弟弟守着他的房子装修,后面还要给他带孩子(那会弟还没结婚),况且她那个年代,出了月子都是一个人带起来的,何况我都40多天了。我也懂了她的意思,不愿帮我带。我从来没想过不给他们养老什么的,但是被她把我排除在外。
再后来,女儿一天天大了些,理解的‘家’的含义,没有那么大范围了,就是我的小家。父母兄弟虽然也是家人,他们有需要有困难我会帮助,但是总是感觉是被他们排除在他们的小概念的“家人”外面的。
估计随着我年龄一天天变大,女儿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老去,我的理解还会不断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