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迷宫村”历经雍正、乾隆两朝,更与开漳圣王密不可分

洪坑村位于天宝山脚下,远远眺望,身后是郁郁葱葱的高山密林,周边是笔直平坦的漳州平原。村落这一抹红色对于整个漳州平原而言,并不显眼。如果不是有意前往或者无心闯入,你很难发现小巷之内竟有一方和谐、美丽、富足的小天地。

▲村后的天宝山,是漳州的天然屏障,也是洪坑村的天然屏障。


明洪武年间,开漳圣王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后裔戴从宣来了,并在此开基,繁衍生息,是鸿湖社始祖。明末清初,洪坑古民居开始兴建,历经雍正、乾隆两朝,经过历代先人不断维护修缮,才得以保存至今并形成如此规模,这是先人之幸,后代子孙之幸。

▲乡规民约石牌


▲大房


▲二房


▲三房


▲四房


▲七间房


▲古戏台


▲圆应宫


▲深度宗祠


▲老人协会


▲幸福院


▲鸿湖乐居(圆楼)

漫步在洪坑村内,只见清一色的青石板路,清一色的条石砌基,清一色的青砖砌墙,以及清一色的红瓦盖顶,村道纵横交错,门户相通,房房相连,这是它的独有,是它的标签,是它的魅力。

▲雨中漫步古村落,实属惬意。

院落人情,参天古树,鸿湖环绕,波浪形门槛,绿色琉璃瓶窗台,燕尾脊,红色砖花,被榕树根须爬满的高墙,随处可见的磨盘,踩过的各种石构件也构成了洪坑村最奇特的景观。

▲浓浓的闽南元素

我前后两次到过洪坑,不是恰巧遇到雨天,就是突然晴转多云,可雨再大,天再阴,也阻挡不了我们好奇的心,抵挡不住村民们热情的心。在躲雨的屋檐下,招呼我们喝茶;在赶上喜事的时候,招呼我们吃饭,拉拉家常,聊点古厝故事都成了此行最美的见证。

▲每一座古厝都有一段戴氏家族故事。

洪坑一点也不坑,前面是一墙之隔的闹市,后有天宝山作为屏障,屋外分布着沃野良田,交通便利,闹中取静,物资供应充足,这真是块宝地。而宁静安详,人情味浓厚是给我的最好印象,这就是洪坑村,这就是洪坑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盼 相见 ...
    水桔阅读 281评论 0 0
  • 唐小茴头发凌乱撅着屁股一脸不耐烦地在卫生间洗衣服的时候,辛先生却在身后叫她,“我给你看个蛋。” 唐小茴的情绪由不...
    唐小茴阅读 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