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

蓝村的最南面有个村庄叫稻香村,这个村名的历史才五十来年,那以前叫什么?为什么叫稻香村。说起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

蓝村境内有两条铁路穿过,就是东西走向的胶济铁路是国家铁路网的动脉,和蓝村到烟台的蓝烟铁路、烟台在蓝村的东北方向,即墨人都称莱海阳烟台为小东北。

胶济铁路以南统称火道南,就是火车道铁路线以南的意思,以前火车道以南的村庄也称南荒,这南荒有几个村组成,周家屋子、郭家屋子,辛家屋子、史家屋子、财主屋子、吴家屋子、三家屋子和桥西头等村庄,统称一溜屋子。“屋子”的村名也成了“南荒”的地域性标志。

火道南和滩里(棘洪滩的旧称)相联,由于离海近,是一片盐碱荒滩。早年由于雨水大火道南和滩里一到雨季真是一片泽国,十年九不收。由于是盐碱土比较粘,下雨过后粘鞋走路都困难。八零年我在这里上过初中重点班集训,生活过几个月,感受到这边的土粘水咸。早年都是土路,雨后进出都困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墨归烟台地区管辖,蓝村是即墨的西北洼,也是烟台的最西南边了。1964年是个涝雨年,我村有个这年出生的孩子起名带涝字,可见当时的水患景象。火道北了也是一片汪洋,火道南了地势低洼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了。为什么当时雨量那么大?和现在的干旱气候真是天壤之别。

这种现象也许是蓝村公社领导的逐级上报,引起了烟台地区领导的重视。把即墨县蓝村公社定为山东省先进农业示范点。当时最大的官,烟台地区专员陈永绪亲临蓝村公社住点督导。蓝村有火车站,相必烟台的领导来蓝村指导工作交通便利,决定蓝村由旱田改种水田。在各级领导的指挥下,蓝村公社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稻田改造,大修水利工程,从莱西产芝水库经大沽河岔河水闸引水修了干渠、桃源河拓宽改造,使蓝村的水渠星落棋布,都种上了水稻。引水灌溉排水畅通,涝天雨水通过桃源河也可以排入胶州湾。

蓝村公社每个村庄都种水稻,到处是星罗棋布的稻田,各个水塘蓄水充盈,水渠长年流水不断。当时的蓝村公社是烟台地区的一面农业旗帜,真是一个赛江南的渔米之乡。

那个年代住点干部也朴实,整天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晴天骑自行车,雨天两条腿行走于各个村庄之间。陈专员是烟台地区的大领导,雨天头顶苇帘(草帽)身披蓑衣脚穿雨鞋。有一次因工作忙,很晚了才步行赶回供销合作社饭店,要买饭吃,服务员看到这个农民打扮模样人来吃饭,就瞧不起,不伺候,陈专员就给蓝村党委书记李振英打电话,李书记连夜赶来解决了陈专员的晚饭问题,并当场把这个服务员解雇,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南荒南荒,吃菜咽糠。十年九不收,自从改种水稻,火道南也改变了贫穷面貌。由于这边的盐碱土比较细腻,保水性好,种出来的水稻比较粘也格外香。水能压碱,自从改种水稻,这南荒的盐碱滩也发挥了土地有史以来的最大潜力 年年水稻丰收,给国家贡献公粮。我印像中蓝村大米熬粥都是绿色的,捞干米饭香味浓郁。慢慢的蓝村大米享誉青岛,青岛人就爱吃蓝村大米。这些屋子的村名也不雅,就把靠着最近的村周家屋子,魏家屋子小管家屋子,和姜家庄四个大村合并统称为稻香村。财主屋子,辛家屋子,三家屋子合并为新立村。旧貌换新颜,火道南也摘掉了“南荒”的称谓,这也是由种水稻而改变。

即墨县划归青岛管辖后,蓝村还是山东的先进农业示范点,很多各地领导来参观学习。听老人说当时的全国劳模郝建秀来过,也来过一个烟台的军长,他见到过有印像。

由于降水量逐年下降及分田单干,一九八零年,蓝村改回种旱田。结束了十五六年的水稻种植历史。

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看到文章 目录二 杏帘在望——稻香村(贾宝玉) 新绿涨添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说明] 这是...
    焰归来阅读 9,012评论 0 2
  • 4月上目标为《三体》和7本减肥书,实际完成3本——《三体》、《轻断食》和《5:2轻断食》。4月下目标为《白鹿原》和...
    Hungry2Foolish阅读 1,417评论 0 0
  • 05年:第一台PC 上大学时,大家伙都喜欢窝在宿舍看电视、电影、玩游戏,比如当我看到精神食粮(陈小春版的鹿鼎记)时...
    一一小知阅读 2,953评论 0 1
  • 今天的作业是看图写作。说实话,高考结束之后,再也没写过这类作文。思来想去,不知从何着手。看这图片,一个人被一个“尺...
    玖月冬暖阅读 2,629评论 0 6
  • 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又偏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独自垂泪躬哀悼。一个是镜中月,一个是水中花,何须寻觅此生紫陌红...
    面对真实902阅读 3,7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