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经过个案第二次的咨询演示,案主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我也看到了我们之间的相互投射,也带给我了对于看待自己和母亲不一样角度和感受体验。
省思我的命运之神在我的七岁竟然发生了两件这么大创伤性事件,对于那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什么力量支撑她渡过了那个命运的十字路口呢?
回想一下其实当时他们的离异与母亲的状况时我是对父亲是有恨的,看见母亲日渐憔悴痛苦度日,认为母亲的一切都是爸爸造成的。妹妹回来后,母亲在外面遇到点事经常是带着我们抱头痛哭,后来有一天我推开她们说我不哭了,哭有什么用?人家过得好好的,我们在这里哭,母亲骂我说我不跟她一心了。我已经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争口气,把自己变得异常的优秀,把自己过好才是真本事。
画面呈现:
其实那个时候我在心里立了一个志的:我要争口气,要成为一个了不起女人,要比很多男人都要强都要厉害,我要证明给他看,一定要让他后悔。发现立了这个志以后生活中的苦难就没有那么苦了,因为一切都变得有意义而可以被承受了。意义感是至今以来支撑我做事和选择的动力的源泉。那是一场跟命运抗衡的持久战。我要成为那个家的希望与顶梁柱,穿越苦难到达幸福的彼岸,从那以后发现对于学校的思想品德和哲学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是没有渠道也仅限于学校课本里给的有限的知识。
于是,12岁的我开始学别人带领着妹妹把整箱的画书拖出去摆画书摊,当天就收入快两块钱,兴奋而激动把它交在妈妈手上,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至今都记忆犹新。老师免了我学费,我利用所有的暑假打工把工资一分不剩拿回来交到母亲的手上。(我的亲妈啊从来都没有说给我留一点奖励,每次都是照单全收一分不剩)在我的带领下,母亲开始偿试除了上班外去做一些小生意,卖冰糕补贴家用。父亲开始跟我写信让我去他那里玩,我那时是打算终身都不认他的,回信质问了他为啥别人都有爸爸我没有爸爸?问他为啥和妈妈离婚?问他我跟在小朋友那里受欺负的时候他在哪里?后来想不能只为了自己痛快决定为了母亲踩着自己的自尊低下头去他那里看他和别的女人养着别人家的孩子(那对于我是何等的耻辱),为了妈妈接到钱那刻笑我什么都可以忍(那时认为自己就是不要脸了)就等我走时给我钱。父亲见到我倒是也很客气,他的老婆为我们做了饭(带孩子比较有经验的我带着他家孩子让他玩得很开心)父亲为我买了电子表还给了我不少钱,那时我唯一见他的目的就是找他要钱。那么小就坐了好远好远的车横跨四个区,走了好远的路忍得了屈辱回来把钱交到母亲手上,没想到的是母亲接过钱就把我骂一 顿:你个没良心的背着我去认你爸,我白养你了!
巧妙的责任转嫁:
那时几乎没有穿过什么新衣服,永远都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母亲倒是给妹妹做过,谁知她因不够瘦跟母亲大哭大闹的不行,我觉得她太不懂事了就打了她一巴掌(妹妹那时怕我的,不怕妈妈)母亲当着妹妹的面把我连打带骂了一顿。妹妹回家(真正的第三者)后我真正的变得没爸没妈,就这样巧妙地被推到一个大人的位置不仅失去一个孩子本应该得到的和妹妹一样的照顾的权力,而且还被理所应当被要求履行父母的责任像父母照顾孩子那样的无微不至。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不仅得挨骂还得挨打,做不好的标准通常是以妹妹利益得失与母亲是否省心没有听到妹妹的哭声为标准的,总之她和母亲怎样都是有理的,都是对的,我出了力担了很多事还总是被群殴,到最后我发现我无论怎么做都是不对的。甚至愤怒到争取自己合理权益时,从来就不被允许申辩过,粗暴武断的打断从来都没让一句话说完过,还给强行加上一个罪名和长辈顶嘴是不孝的,而且亲戚们都知道我会母亲顶嘴。我长久的愤怒着被强制压抑着,每次都要到竭斯底里的拼命豁出去不活的状态才能喊出来,为此引来通常都是一顿爆打再加斥责。
长此以往与家庭里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模式:家里有事就应该是我去做的,做对是应该,做错了要遭受大家的围攻、讽刺:你不是很能干吗?(可是你会发现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反而是对的,他们就在等着汲取你的成果或者看你出错、嘲笑你)外面的我是光鲜亮丽的,能干的,两个家庭里家人们的评价:我是个不知好歹的人(吃得都是尽着你,还和她们吵,奇怪的逻辑我用得明明都是自己赚来的血汗钱,吵架名名是两个的事总是变成我一个人的错)我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是个霸道的人是个不孝顺的人。表面上的“强者”就这样被生活中的“弱者”可怜的人、天天打着“为你好”的老公、母亲和亲人肆无忌惮的孤单的、无辜的隐形抢劫着,你不能叫喊也不能愤怒,因为她们都是为你好啊,因为是你不对啊!她们用眼泪、匮乏、没有能力等弱者的姿态百般欺凌“强者”让你百口难辩。
我那时的应对防御机制与应对策略: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然后让你后悔!(让你看见)长大后我终于懂得了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不为我自己着根本就没有人会去为你着想(无论你对别人再好,他们从来都不觉得的不知足不感恩,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像你对待他们那样对待你)于时我自给自足式自爱的表现:每当我受伤很痛苦活不下去时,我都偿试去完成一件自己的心愿,体验一次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如果就这样走了太遗憾了!)把平时那些不舍得买给自己而买给家人的钱用在自己身上,我知道记过不会有人给我买,记过都是我给别人一堆人买。刚开始只是给自己买一件平时想买而不舍得买漂亮的衣服,看到自己变得美丽,发现活着还是蛮有意义的,相信还有许多美好的生活体验在未来呢。通过买的方式去寻找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后来让有力量专注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的而有意义的事情。
我发现了:责任承担者==被剥削者==受虐者被群殴
巧妙的弱势控制:你会发现人们有个奇怪的底层逻辑是:有能力者==理所应当==强制绑架==完成责任转嫁,没有能力者==被同情者==不用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得到允许与同意==可以被低标准要求==可以原谅的,被允许失败与理所应当的逃避责任===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表就可以得到强者千辛万苦的劳动果实。通常这些都是生活中那些善良的人,好心人的通用的评判标准。
弱者被允许抢劫,而且是要别人送来的;强者理所应当被抢劫,而且自己要送出去的。简单的神逻辑是在家庭里你有你就得给,而且所有人都要给到,平衡不到你就是坏人!我没有,我不仅不用给而且理所应当的得到别人的。
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可怜的人也许并非是真正可怜的人,流泪的人会哭诉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弱者。
愤怒其实是有原因的,它比任何人都忠于你,正如家排老师所说:那是属于你的愤怒,你得给它一个位置,可能因为你的生命权力与边界已经严重的被侵犯到了!情绪是我们自己的,它是来保护我们的比任何亲人都来得真实,它从来不会说“为你好”但是却会站出来让那些打着弱者旗号的吸血鬼停止它的脚步!
深度认知探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我的底层逻辑是:我是善良的,家人是可以信任的,我是相信她们所说的确实是为我好的!我相信她们比相信自己多:所以我也认为冲突和我的愤怒是我脾气不好,我是暴躁的,我是不孝顺的。这里是同意了或者说是被家庭的评价系统影响到了。
同时我无形中站到父母的位置后,履行了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时会有一种自恋满足带来的成就感会隐形的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大,会有不把母亲放眼里的无礼。
那么同时那些弱者为什么有这样表现?首先她们在这个互动过程里是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与利益的,比如说非常轻松和容易根本无需像强者那样付出很多辛苦去赚取就可以正当得到他们的利益。她们通常都会在人前表现的非常节俭(买便宜的东西、吃剩饭)、会显示很会过日子!或者说有一种莫明的力量让她们会推掉幸福与快乐,固着在不幸与痛苦里。不用为自己的不幸福买单把它用一个很高的付出的“老好人”模式推给了别人。有时会发现母亲有个让你可怕的神逻辑:你的我生的、养的,你好时你的一切都应该是我的。你的荣耀、财富甚至你的一切感受与标准都应该以为我的感受与喜好为标准,否则你就是不对的,错误的忤逆的,对此母亲是非常武断的,根本就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另一方面她在妹妹那里又是依赖的(因为她是孤单的),被虐的。你会发现在妹妹那里生活更为困难不幸她反而无事,可以被妹妹要求、绑架、索取。她们和老公似乎都习惯呆在不幸、匮乏和痛苦里。
其次,母亲应该也是愧疚的,无能的、愤怒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妹妹的过得不好和能力弱,以及对母亲的需要能够让母亲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母亲的内在评价应该是非常低的)。母亲四十年代出生的人曾经以一分之差与清华失之交臂的高才生,文笔与思想了得,成了家后完全放弃了自我,围绕着老公、孩子转,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自我。朋友交际不多,人群互动基本都是认同她可怜的人,她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所以社交里她是很认真的别人给什么必须要还回去很讲究清白感的,人际关系中是接不住别人的好的。这是我们关系冲突的根本所在,主要体现在对我即依赖又不信任,又同意又怀疑(内在的安全感极低),即敏感又逃避。匮乏感和低价值感体现在总是担心担忧未来会不好,另一方面又觉得子女我给什么都是应该的,强行绑架:你的能力就是我的能力你的荣耀就是我的荣耀,所以你的事我得说了算。一旦你让她感到了希望就会更多的欲求飞过来,好时她是不满足的,不好时她是恐惧自保的,所以最后你会发现无论好与不好她都是一样的不快乐。她价值评价系统来源于子女以及对她的态度上,爱攀比方向一般都是自己没有和欠缺的部分。老公也是低价值的评价系统,在这方面他的依赖达到瘫痪的地步,绑架也是和母亲一样的,他们的关注点都是放在你的身上而不是自身上。
而我是愤怒的、被侵犯到的,同时又是自大和无礼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解决之道:
这种情况下边界感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安其位。前期可能会非常难,因为你总是被现实的一些困难和她们的能力局限被很自然推到他们自己的位置和责任上去,在这里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否则纠缠在其中只会是一种对大家生命的消耗!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承诺,如果帮忙做事,事先要做好足够的沟通,避免推脱责任和引来责怪。
只有看到真相,它才会不再是你的束缚。把各自的责任还给各自。对于太低自尊的人相处真的是非常的累和消耗精力的,生活中尽量回馈他们的优势,多鼓励。有机会引导他们学习。
我想到了温和而坚定这个词,这个是我需要建立和学习的能力。
另外,配合她们的清白感,没事多麻烦她们一些小事,出一点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