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嘛,本文的开头是万分严肃的。
我因为豆瓣友邻的推荐,买了一本食品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这本书从食物的角度,考察中国家庭的关系变化和社会变迁。
不学无术的我,书才读了一点点,心里的故事却荡漾起来。
景军在书中举了个例子,讲60后的家长带小孩去吃麦当劳,自己并不吃,只是看着孩子吃。
这个画面多熟悉啊。
不就是我的童年吗。
小时候住的小镇上只有两三家大型超市。
小学时代的我,每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周五放假的晚上,缠着妈妈去超市买零食。
以宠溺小孩名扬全家的我妈是从来不会拒绝我的要求。一个又一个的晚上,我们在暮色中沿着商店街挪到超市,再拎着两大袋零食满载而归。
一两百块钱,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小镇可以买五大袋乐事,一两包德芙丝滑巧克力,三袋原味奥利奥,两条甜甜脆脆的徐福记沙琪玛,一盒香软糯弹的好丽友派,还有各种小包装的风味零嘴。
后来小镇上开了快餐店。于是我们每周的探险,又多了一个中继站——在缠满绿色藤蔓的摇椅区,炸鸡、汉堡、薯条、可乐,以及例行的校园八卦大分享。
当然,我妈是不爱吃这些的。只是点杯圣代,看着她的小胖妞往嘴里塞沾满番茄酱的薯条。
妈妈规定了每天的零食量,但馋猫绝不会循规蹈矩。
薯片粟条什么的目标太大,散装的小零嘴就是半夜偷摸着从房间摸到客厅的人最好的战利品。成功的次数多了,精打细算的小偷也会有怀疑,怎么从来没被发现过呢?
长大后的我,想起了妈妈讲了很多次的豌豆的故事。大概就是我的二姨,她的妹妹,小时候也非常馋嘴,经常向邻居讨香香脆脆的炸豌豆。一把吃完意犹未尽,又不好意思再要,就扭着脚蹭到门边,对邻居阿姨说:“阿姨你看,我的手空了!”
而故事中的妈妈,是听话懂事体贴的,从来不提过分要求的大姐。
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承受过忍让乖巧的名号,所以才会忍不住放纵自己的小孩,多吃一点吧。
(当然了,副作用是从小到大,我,从,来,没,瘦,过。)
高中去武汉读书,住在汤逊湖的荒郊野外看日深月落。
学校食堂的糯米鸡和火腿卷让我至今仍感到唇齿留香,但每周最期待的,还是被我们戏称为“探监日”的周三。
每个探监日的傍晚,家长们开着车,浩浩荡荡的杀向学校。因为这天下午校园开放,家长们可以带些好吃的,来犒劳这些被关在校园里的饕餮学子。
而这些家长中,总会出现一个身形小巧却步履如飞的,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特别干脆利落。电话联系的时候,往往话还没说完就摁下“挂断”,留下我半句话梗在喉咙里。
她也不太花心思在菜肴创新上。因为我夸了一句她的爆炒腰花是“天下一绝”,她整整给我送了两个月的腰花;另外一个常见菜是黄豆焖蹄花,吃到我觉得就算自己失忆,也不会忘记猪脚和黄豆一同焖得烂烂的之后汁水的味道……
是真的无法忘记。
新鲜的猪腰子花刀切了,在过了洋葱的热油中滋拉爆炒,放在舌尖的时候滑润得不忍下肚;
还有焖透了的猪蹄,软烂却不油腻,伴着糯糯的黄豆能吃下两碗饭。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饿啊,这两道菜。
现在想起来,把周三送饭视为理所当然的我,多么不知福啊。
六十岁的外婆,从下午就要开始忙碌着准备食材。黄豆要提前泡发,猪蹄用高压锅焖一个小时;猪腰子洗的干干静静的,要去臊……还得炒个小菜,不然怎么营养均衡呢。日头斜了,饭也做得差不多,赶紧装进保温饭盒,卡着点出门挤公交,错过这班可就得迟到了。到了学校,看着自己的外孙女扒拉着吃完去上晚自习,再洗了饭盒,再夜色中坐公交回家……
如今我已离家多年,但每每从京广高铁的两端回到家中,带着满身的风尘推开门时,看到桌上那一碗黄豆焖猪脚。
家的温柔,就在这里了。
大学,研究生,到工作。我从广州辗转到北京,却一直不自觉的寻找家乡的味道。
柏邦妮曾经在微博上组织过一个叫“味蕾记得我爱你”的故事,我在下面偷偷留言,讲了一碗干拌热干面的故事。现在在豆瓣上还能读到。
我对北京的湖北菜馆也保持着挑剔的品味。九头鹰的蓑衣丸子过紧而不香,春秀路的“过早”豆皮酱料不对,洞庭楚湘的藕汤熬得太白……每个餐馆,都有点缺憾。
当男朋友提出要给我做饭的时候,我也不自觉的下单了许多湖北菜。
可惜这个人,刀工欠佳,甚至不会切土豆;下手略重,总是多放油;还对鱼类和炖锅长期保持着不该有的敬畏之心。
不过呢。虽然是固执而挑剔的我。
在推开家门的时候,发现妈妈寄来的咋胡椒,被他切了香肠炒得香飘十里;每日优鲜早上送来的丝瓜,清炒之后恬静地躺在盘子里;还有终于做出清淡的广东风味的蚝油芥兰,尝试一百次也滑不起来的牛肉或虾仁滑蛋……
即使他的王氏十大名菜还包括清炒小白菜,当然也是要原谅他啊。
你做的饭,就是这个城市中,我对故土最美好的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