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把“我”分为三种状态:线上的我、线下的我、线上线下的我。
现在的技术没有办法了解线下的我、只能部分了解线上线下的我。所以我们不谈这两部分,我们仅仅根据“线上的我”进行打分,作为招聘的一个重要参考方面。
面试官只会收到一份“云简历”,这里面详细记录着,你的这个ID访问各种网页、APP等含有信息的地方时间长短,以及各种社交媒体的发表过的言论,然后面试官只用简单的对比“线上的你”与工作的匹配程度,你的面试就结束了。
万物互联来了
未来如果“万物互联”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ID,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ID,我们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储存在云端,从云端数据的角度看,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区别只有一个:就是不同的ID与不同ID之间的连接时间的长短,而各种招聘活动也变成了选择一个“人ID”。
我们唯一的标准变成了:这个“人ID”需要和其它的“人ID”、“物ID”有多少的连接时长。
每个人被完全的数据化,每个物也被完全的数据化,由云大脑统一指挥每个“ID”应该去做什么,这样的世界还是所谓的“文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