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喊我去“驴行”之三

从石城到长溪有条十三公里的古栈道,这对喜欢徒步的“驴友”非常有吸引力和挑战性。

当这吸引和挑战与量力而行面对时,我们只得放弃徒步十三公里的原计划。

清风手机摄影

长溪村古栈道口那棵深绿色的古树,像忠诚的卫士驻守在这条与外界相通的路口,几百年的岁月和风雨,使得它雄健高大巍峨耸立。

在古树下的山坡上,借助坡上的茶树才止住身体的下滑,感觉着变得沉重的腿脚,更加清晰:我们一行人放弃徒步,是明智的。

坐在山坡上,看着长溪村安静地沐浴在夕阳晚霞里,时间和思绪就像村里那条长长的溪水,慢慢地在流趟。

无法想象这里的先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毅然带领族人避进这深山,与世隔绝,遗世独立。

但我能深深体会,他们为了能生存和绵延,必定是付出了无比的艰辛!

正是有了这些艰辛的付出,才换来长溪村现在的安详平和。

是的,长溪村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祥和。

清风手机摄影

徜徉在村里长长的溪边,溪水这边是一家挨一家的街铺和民居。

小铺里面有村民自给自足的农产品,也有从公路运进来的,只要打开家门,转个身人们就能购置生活用品;

溪水的那边是村民赖以生存的田地,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人们,起身擦去汗水之际,就能眺望属于自己的家,就能感受亲人牵挂的目光。

我走到在卖煮熟玉米的小铺前,门口有祖孙俩正在嬉戏,扑腾中小孙子的一只球鞋掉进溪水里。

"鞋! 爷爷! 我要鞋!"

当爷爷跑着取来长长的竹竿,挑起落水的鞋子时,小孙子的泪目秒变成了笑颜。

无声地靠着溪边矮墙上看着,我脸上不由挂上了笑容,内心被这温馨幸福填得满满。

清风手机摄影

再往前行,远远望见有一简单的木桥建在溪水上,连接着溪水的两边。

有村民点燃起枯草木柴,烟雾正刮向绿油油的田地,有个头戴斗笠、肩跳担子的村夫,在波光粼粼的映照里,健步从桥上走过。

在桥下的溪水边,几个村妇还在一边清洗刚收获的蔬菜,一边谈论今晚自家要吃的晚饭。

相信过不了多会儿,家家户户的炊烟和饭菜的香味都会飘荡在这里。

这人间烟火才是真实的惬意田园!

长溪村之夜,头枕着祥和,在楼下迎宾的锣鼓和歌舞声中,我径自睡着了,睡得香甜悠长。

大海的摄影

田野上,一行人的身影在晨曦中拉的好长,我们要去月亮湾。

做向导的美村姑说,这一片田地种植的全是油菜,来年,将会盛开金灿灿的油菜花。

月亮湾就在这片田地的东头,它因形状而得名。

湾里几条十几米长,宽不足二米的竹筏船,各载着五个人,在湾平静的水面慢慢划动着。

为我们划船的是外俞村的村民,今年54岁,听他说,外俞是个仅有四十几户的小村,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外面打工,只留下了老弱和妇孺。

我们从千里之外来了,他们从这里走出去了,在熙熙攘攘的你来我往中,都在寻找生命的自得。

清风手机摄影

陶醉在竹筏船晃晃悠悠中,忽闻对面的公路上传来了跳动的音乐和加油声,有一长串的人流在跑动,一问之下,竟是与一场国际马拉松赛不期而遇。

近处的水面倒影里,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远方是错落有致的村庄,绿油油的庄稼和吃草的耕牛。

这样优美的环境,也会为挑战极限的马拉松运动员增添动力。

这地方也算是一处世外桃源。

泛一扁舟在水上,静静仰望蓝天和远方,忘却岁月和红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