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台风带来的大雨肆无忌惮地侵入我们的土地。正值炎热的夏季,我们感觉到一丝丝凉快,不过雨声带来的快乐远远不止如此。
有一位作家说过,我们一般是慢慢发现这个
世界的,在摇篮中,我们就能雨声,在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会发现雨水的气味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我们会避免淋湿。看着你,下午茶都要甜上几分。
在夏天,风吹动了地上的新叶,虫声响了,仿佛我们也成了夏日。我记得那是豪雨开?始的第三天,我们全疲乏地躺在椅子上听雨声,希望它会突然竭止,四周是厚重的湿黏黏的空气,
沉重地裹着我们的皮肤,叫人难以呼吸。
窗外的雨声,是天地间最古老的琴师。它无需弦与键,只需一片云、一缕风,便能奏出千变万化的乐章。
初雨来时,是试探性的轻叩。一滴、两滴,像顽童用指尖敲打着玻璃窗,又似春蚕啃食桑叶的细碎声响。屋檐成了天然的共鸣箱,将零星的雨滴放大成清脆的“嗒嗒”声,仿佛有人在远处轻轻摇动沙铃。这时,万物都屏息凝神,等待一场盛大的演出。
雨势渐起,琴师的指尖便不再矜持。雨珠连成线,织成一张绵密的网,将整个天空与大地相连。雨声变得浑厚而绵延,像无数把古筝同时拨动,弦音交织成一片朦胧的雾。树叶在雨中簌簌作响,宛如和声;风掠过时,雨帘被吹斜,又添了几分琵琶的急弦。远处,雷声隐隐,如低沉的鼓点,为这场即兴演奏添上磅礴的背景。
暴雨倾泻时,琴师彻底癫狂。雨不再是声,而是轰鸣的瀑布,从云端直坠人间。瓦片被砸得咚咚作响,似战鼓狂擂;雨水冲刷地面的声音,如万马奔腾,踏碎寂静的夜色。闪电劈开云层,刹那间,雨声与电光交织成炽烈的交响乐,天地间只剩下这磅礴的声浪,冲刷着尘世的喧嚣与浮躁。
而当雨止歇,余韵却久久不散。积水在檐角滴落,一滴、一滴,是琴师最后的谢幕。水滴坠入青苔的湿润中,发出极轻的“噗”声,像是音符在空气里融化。此刻,万籁俱寂,唯有雨声留下的回声,在记忆里一遍遍回放,如同那些被雨水冲刷过的往事,悄然沉淀在心底的褶皱处。
雨声是时间的刻度。春日的雨声带着嫩芽的生机,夏雨轰鸣如少年的心跳,秋雨的淅沥裹挟落叶的叹息,冬雨则似老者低语,絮叨着岁月的绵长。同一场雨,落在不同的屋檐、不同的土壤,便会生出不同的声响——江南的雨声是潮湿的绸缎,北方的雨声是铿锵的铜器,高原的雨声是空旷的回音,海边的雨声则混着浪涛的咸涩与辽阔。
人们总说,雨声让人心安。或许是因为这声音太过纯粹,将世间纷杂的声响都掩埋在水幕之下。在雨声中,我们能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律,听见血液流淌的暗涌,听见那些被日常忽略的、生命本身的声响。又或许,雨声本就是天地与人类最原始的对话:它从云端而来,诉说天空的辽阔;它渗入泥土,传递大地的温厚。而我们,在雨声中,短暂地成为这宏大乐章的一部分。
今夜,我合上书页,推开窗。雨声依旧在演奏,如一位永不知疲倦的艺术家,用最简单的元素,编织着永恒的旋律。我闭上眼,任由雨声渗入耳膜,渗入灵魂。在这无边的声浪里,我忽然明白:雨声从未停歇,它只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在露珠的凝落中,在溪流的潺潺里,在云朵的絮语间。而我们的一生,何尝不是被这永恒的雨声,轻轻包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