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是演说家》第三季里,哈弗才女许吉如做的演讲《偶像的真实》。
让我们闭上眼,在大脑中搜索下,我们的偶像都会是谁?如果非要你选一个的话,又会是谁?TA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又会是什么?
吉如这篇讲稿特别打动人的不是多华丽的辞藻,多深刻的道理,多热点的选题。很多时候,一个演讲能打动人的恰恰是最平常的,最身边的,最质朴的话题。
偶像的真实?我们说一个人在有主观意识之后,还能真实的呈现在大众面前真的是件特别难、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谁都希望被看到那个光鲜、亮丽、优秀的自己,而那些不完美、不美好、不自信,我们总会想办法把他们小心翼翼的藏起来。偶像更是如此,偶像是什么?意见领袖,精神领袖,甚至是某些人生存下去的力量支撑,所以在大家的概念里,必须是完美的、美好的。
吉如这篇讲稿一开始就讲到“偶像这个词,它最原始的意思是说人们心中某种具有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所以对我而言,能给我力量的人就是偶像。”紧接着,她提出了要跟大家分享下自己心中偶像的故事。并提出 “他们中有的名字可能大家都知道,有的名字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样的悬念,让听众比较好奇到底都会是谁。同时对于偶像给自己带来的道理的参悟并没有直接点出,而是通过下面的例子、故事来反馈的,很好的虎头开场。
接下来的结构编排很符合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一定要先行,而在演讲中,也可以放在结尾。这里就是结论放在结尾的一个典型案例。
从偶像的特点出发,偶像的特质描述非常的形象生动,有数据,有热点。1)张曼玉是用数据来描述特征,2)傅园慧是用热点来描述特征,这两个偶像都有共同的特质---真实,两个偶像的故事,都紧扣主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但凡例子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这两个例子都紧扣了主题---真实。3)接下来接地气的案例是自己,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能打动人,也最能引起共鸣,说到痛处,吉如早已是眼眶湿润。共鸣的东西势必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的事例才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从偶像引到自己的反思、自己的变化、内心的纠结,再到破除这种纠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历练。而案例中无处不充斥着真实二字的理解和解读,它是呼吁,也是内心独白,它是呐喊,也是一种警醒,这些都是紧扣主题的表达。总体来看,这三个案例也做到了逻辑递进的要求。大家觉得这个演讲的主体部分、这个“猪肚”是不是特别的丰满和有层次?
再来看结尾,许如吉在这里用了归纳法的收尾方法,巧妙的过渡、巧妙的总结。在结尾里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来增强气势,达到了“豹尾”的效果。
稿子通篇看下来、听下来、欣赏下来不知道大家的感觉是什么?我的感觉是“舒服”。再看她的肢体动作方面,眼神始终保持与观众交流的状态,四周都有照顾到,手势也不是多,都比较恰到好处的表达当时的心情,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周下来,咱们训练营里能坚持下来的同学们都是值得自己去崇拜、值得自己去点赞的那个偶像。很多同学都有了不小的突破,想想看突破之后咱们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偶像呢?不吝啬每一次成长,不浪费每一个机会,不逃避每一次作业,一个月后你会看见那个更会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