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在荧屏上除了红楼梦没有看过,其它的都看了一部分,也没有看全面。但是,听许多人讲,如果人生只看一部书的话,那就选红楼梦,可见红楼梦的重要性。有时间,我想我一定要看看。
我看得最多的,也是最感兴趣的就是西游记,小时候只是被里面的人物与情节所吸引,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几十年来,每到暑假的时候西游记就开始放了,我常常想,这代表着什么了?代表西游记它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名著,代表青少年喜欢它,并且需要它,需要它这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依然取回来真经的精神。
对于我来讲,小时候是看电视里面的故事。现在,人已到中年,更关注的是电视背后的一些故事。这样子的一种变化,也就是我们讲的成长吧,看待事物的一种角度变了,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在悄悄地变老。
“《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的一个结,一个痛,十年我没有看过它,十年我看见它就换台”。导演杨洁而是说。那她为什么会这样说了?
首先,条件太艰苦。杨洁讲,一个摄影师,一部摄像机,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漫漫“取经”之路。缺少经费,一集电视最高的是六小龄童70块钱,一台小客车,拉贷拉演员都在一起。接到剧本,因为是个神话故事,当时又没有特技可用,要演绎出上天下海的各种场景,都得靠导演与演员们用最老土的办法,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其次,演员的离开。单是饰演唐僧这一角色的演员就换了三个。第一个是汪粤,演了三集就离开了。第二个演员是陈少华,原本是救急,没想到他越演越好,成为史上最帅的一位唐僧。后因他考上大学,又走了,当时又停工了一阵。第三个是迟重瑞,总算把唐僧给演完了。这样的变化无常,杨洁怎能不寒心?
再次,师徒的背叛。有了解的人可能听说过“西游导演杨洁与师徒四人不和”的传闻,实际上确有此事。说是师徒四人去新加坡演出,不带杨洁去,把杨洁孤立了。此事搞得杨洁十分寒心,辛辛苦苦耕耘换来的却是被师徒四人抛弃。
杨洁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节目在外面热播,演员在外面鲜花掌声,我一个人是孤独的。”难怪蒋大为老师也讲:“我说师徒四个这么做事不应该,矛盾有正常。但是我说你们不能这么不讲义气。”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领导的质疑。为了取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导带着剧组走遍了26个省。期间人员多次遭遇险情,杨导差点跌落悬崖,吊威亚摔伤的例子并不少见。
即使是这样的艰难辛苦,电视剧播出几集后,竟然有人举报说杨洁带着剧组游山玩水,央视竟真的派人下来检查,一点点查账。最后,搞得调来的人和杨导一起拍电影,帮忙搬道具、做群众演员。回去后赶紧跟台里说,杨导那个活真不是人干的,赶快拔款下来支援,不然连盒饭都没得吃了。
因为这部经典,我看了一些杨导的采访,做为一个女人,带领一帮人,从无到有,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先河,给几代人留下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西游记拍摄时间之长、视率之高、里面的故事之多。都代表了杨导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有坚定的信仰,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