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最能给我们力量和智慧的。小时候,见自己的妈妈一天三顿要做饭;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天,半夜迷迷糊糊的醒来,见妈妈还在打醋(自制一年全家要吃的醋);上初中时我们背馍,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发面,一下午就站在锅台前给我们烙馍,至今我还记得烙馍时灶堂里那忽明忽灭的麦草的火光;冬天很冷,农村没有暖气,妈妈每次切完从瓮里捞出来的酸菜,手都通红通红的,她调好菜后,就把手放在木质的锅盖上暖一暖。所有这些至今想来暖心的细节都让我当时产生了以后可千万不要天天顿顿做饭的想法。那时候,看到学校的老师们每到饭时就夹一只碗和一双筷子去灶房吃现成饭,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单位的人都是这样吃饭的。于是我为了长大不做饭就有了好好学习的念头。
后来在外上班,吃饭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夹个碗和筷子去领饭的,外边的饭吃久了不和口,而且特别费钱。但我还是不喜欢给自己开灶做饭,从内心深处很排斥做饭。怎么办呢?那就挨饿呗!有时候饿得头昏眼花,买饭吧,觉得要走的那一段路好长,做饭吧,明显是来不及的。坐在小餐馆等饭的过程因为饥肠辘辘觉得无比漫长。
自从有了孩子,我悄无声息的变了。一想到买馒头,总怕里边加了什么,一想到买稀饭,脑子里就冒出“买的稀饭那么糊,会不会放了什么”总之总担心买到了不良心的饭菜。于是我就会做饭了 ,而且总想做得好一点,心态自然而然地变了。做饭从原来的好麻烦呀变成了很享受的过程,只要看到孩子吃起来开心,内心的成就感以及喜悦就油然而生。
和娟子搭班的那一年,她为了给自己的女儿变花样,时常问我“你中午吃什么饭”,可惜那时候我的脑子里真的不知吃什么,我为自己没有想象力和生活经验还有些懊恼,我以为自己本身就是榆木脑袋,连吃啥都没有任何想法,但是自从自己给孩子做饭以来,我追求的就是一周5天的午饭尽量不重复,我发现自己智慧也多了,心情也好了。
每次吃着午饭,我都默问自己,让我改变了的是什么?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爱吧。所以说爱可以给人智慧和力量,爱可以让生命之花 开得更美好,而且可以利我又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