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养育》是一本批判行为主义的书,反对行为主义的育儿方式,并提供帮助家长忠于自身育儿目标的建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强调以条件训练动物做出特定行为。“有条件养育”这种教养方法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反映了对特定情境下孩子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甚至应该如何去吸取教训的设定,它将孩子简化为“行为”,抹平每位孩子的心智成长阶段、生活遭遇、个性和动机,只注重孩子的行为,仿佛只要用特定的奖惩,孩子就会一律表现出父母想要的样子。
有条件养育手段一:惩罚
父母常用的有条件养育手段有二,其一是“惩罚”。除了常见的打骂之外,还有一种称作 “爱的撤回”的手段,就是在孩子行为不符合父母期望时,表现冷淡以惩罚他、或故意不提供帮忙让他承担自己犯错的后果、又或是让他自己去关禁闭好好反省自己的作为,并对孩子声称“这是你的选择,谁让你不好好表现”。
爱的撤回效果如何呢?它短期内能成功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做出改变(尤其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长大了就愈来愈不管用了)。它的长期效果,根据研究,会使孩子深深“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的爱,而且效果“卓著”,即便到了年轻的成人,曾被家长这样对待的人也会更容易焦躁异常,他们会害怕暴露愤怒,会不敢面对失败。
他们面对感情,更是灾难,这反映子在两方面,第一,由于他们儿时的训练方式主要是让他们学会“如何避免自己的行为造成家长爱的撤回”,所以他们没有从中学习公正、为人考虑等等美德,而只是避免被家长发现坏行为,以避免恶果,所以在决定如何与他人交往时,这类学生不会特别顾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也不会考虑某个人的感受和需要(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提出:强迫孩子将焦点放在其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上,这当然与培养孩子关注自己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
其二,经历过“撤回爱”的孩子,长大后会“从根本上认定自己‘不可能满足交易的条款’。也就是说,他们从没指望从家长那里获得自己需要的认可和支持。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人抛弃,试图不依赖他人的保护和情感宽慰建立生活,而容易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
如何有条件养育手段二:奖励
人们谈到“爱的教育”常常想到的是给与许多鼓励,只,要孩子做对了我们想要的方向、取得我们想看的成果,我们就不吝于表达我们的喜悦,给与一句“做得好!”或是一个玩具。但“做得好!”不是描述,是一种评价,带有令人不安的暗示作用,极易让孩子意识到我们在如何看待他们。表扬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得不能、也不愿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或懒于判断“成绩”的意义。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尽管不能总是)将其看到的一切描述给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
“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毫无效应。大量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在条件下)当外在动机趋于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随之减弱;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举例来说,长期下来,你有机会得到一个学龄教育阶段阅读测验高分的孩子,但他是否有自己中心最喜欢的一本书、愿意在闲暇的时间阅读、体会阅读世界的开阔而成为终身阅读者,就是很难说的事。
格罗尼克创作的《专制家长的心理特点》一书内容实用、风格简练,书中在对大量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之后证明:“专制型养育导致孩子较低的内在动机、较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内化、较弱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多家长困惑于儿时听话的孩子,青春期后却变得叛逆异常。作者认为,这根本不是变化。这个小孩从前没有学会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只是服从父母的指导,而现在,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
有条件养育为何得到拥护?
有条件养育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其认为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会得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选择吸取最坏的教训。同时,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
人类难道不是“得寸进尺”“利益交换”吗?
孔子谈仁,“仁”根据傅佩荣老师的定义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请注意,是人与人之间,而不是人与“他人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或者要想一个人,最基本的是,我们要把对方当作人来对待,才有基础去考虑我如何维持与他“适当”的关系。对方是人而不是一个行为,是一个基本的认识。追求道德卓越的康德也说,道德戒律之一是,我们不能把人看作手段,人应该当人对待。
那么人性是本恶的吗?实行有条件养育的家长未必是这样想的,所以不妨换个角度,明确假设人性是中立的、乃至愿意向善的。孩子的闹脾气,或许不是在考验你的底线,也不是有意让你痛苦,她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她可能年纪太小、语汇量有限、摸不清自己的感觉、无法描述情绪和原因,所以在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牛津通识读本:儿童心理学》谈到,成人需要给予儿童语言引导,帮助她用语言梳理自己纷杂的经验、建立自己独特的体验,否则她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更是不能跟你表达。家长不妨多问、多了解。难道不是即便是身为成人的我们,有时也摸不清自己的想法,而焦躁反复吗?通过询问来帮助孩子和自己的技巧,可以参见《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难道不是“利益交换”吗?务实的来说,好像是这样的没错,根据赛局理论的推导,能在集体社会适应存活的个体,也应该是一报还一报的个体。但作者Alfie Kohn指出这种互换关系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也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有些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关心之上;父母给予的爱,它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作者的思考还是让我十分感动的,很多人把自己的爱想的太有限了,甚至觉得自己身为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需要度量的。我不是否认人作为人的脆弱和限制,但是单纯的给予祝福,我相信是人可以有的修养。不要自我设限,而限制对孩子的爱了。有大关怀者,他给人类的祝福是:“幼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又或是直接宣布:我“爱世人”。
我们渴望单纯的被关怀,并不是因为我们索求无度,我们也渴望表达我们的爱,我们渴望单纯的被关怀,只是作为人或群居动物的一种本性吧;而为什么要阻挡这种温良的本性呢?其实进一步思考,亲子之间或紧密团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依赖关系,比起市侩的计算,可能更是适应者生存此演化策略下胜出的作法。
那该怎么办?关心她、了解她、尊重她的不同
多数的父母自然的渴望,应该是孩子健康、快乐、独立、对生活充满好奇心、有道德、对人友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作者建议我们避免奖惩或竞赛,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参加竞争性强的活动,而应给他们提供享受学习乐趣的机会,用不需要战胜他人的方式去学习。我们不应该过度专注于他们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对孩子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兴趣。
并且要从多了解孩子入手,了解他本身的经历、个性、观点,与他讨论,使他自发的产生他所认可的长期人生目标。作者指出,预测养育行为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是否理解孩子的独特兴趣和需要,以及是否愿意将孩子的观点看做是与自己完全不同的。
永恒的尺度
我是个尽责的演员,兴致冲冲的读着我的妈妈剧本,思考、揣摩、还上网找了各种资料,我要想象我是妈妈这个角色时我内心真正的挣扎和高贵何在?扮演好一个角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享受角色、尽好妈妈的义务,更是使我所扮演的每个角色之间有所连结——他们共同的问题是:什么使我更像一个人?
如果不是读这本书,商业社会习以为常的以暴制恶或是利益交换,真恐怕会带到我与孩子的关系中。这本书提醒我:
- 把人当人看,单纯的关心人,只因为一件事会让人感到高兴而乐意为人做这件事(这可能是孔说的“仁慈”)。
- 练习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前因后果,我会看到人家的为难,少看到自己的不便利,我可能会有更愉快的生活经验、更和谐的社交生活,也可以教会孩子体贴与友善。
- 尊重人,包容他人与自己的观点不同、做法不同,并且不因为别人与自己不同就停止去爱。
这些都是艰难的修养功课,我认为我如果好好当一名母亲,我会脱胎换骨成为一各更好的人。我想要自己成为愉悦的本身,想要超越不可避免的残缺,自己成为甜美、喜悦和爱本身。我很期待!
2022-02-10后记:读完《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之后》让我注重掌握道理的好办法是举例。《无条件养育》让我学会多体贴别人的感受,你严厉的对待别人、拒绝考虑别人的困难,是把人当动物看,对自己的修养很不好,也会扭曲对方的人格,带来不好的效果。再来就是想要修养的人是与人为善的,我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我当然不愿意严厉的对待别人,造成别人不必要的伤害;反而我愿意考虑别人的难处,协商的帮忙别人,使他人得到幸福,使他人完成自己的使命。具体来说,当我先生需要待在家写作,而我需要返工工作时,我改变往常不考虑他人的态度,我理解他的着急和对写作的重视,我提议他晚点再开车来看我,我自己先坐动车返工。我的同事要我帮忙时,我考虑她的为难,同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