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唯勤尔,刻意练习可抵达

9/10

创造力的关键是能够在开放、活泼的思维和传统的分析框架之间灵活地切换。

——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大概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既要遵循规矩,又需要变通能力。

尤其对于文学、艺术创作来说,“立”与“破”从来相辅相成。“立”让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破”让人不拘一格推陈出新。

记得刚学书法时,老师说,要从“平正”开始,然后得求“变化”,求“险绝”,最后再回到平正。

很多人楷书写得好,但一写行书,总也脱不掉楷书平正均匀的影子。此时,就应该“求变”了。

求变化,求“险绝”,就是要破除之前的规矩,怎么破?靠的就是学识、际遇养出来的性情和识见。

这个阶段,每个人的字会明显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质,豪迈之气、素淡之气、书卷之气、温婉之气......我手写我心。

写到志气平和,不激不厉,那就是绚烂后、成熟后的平淡之境,也就是人书俱老。一如弘一法师的字。

回到书中的写作问题。

规矩是指路的,一开始我们应该根据要求或规则去执行,执行的目的是“熟练”。熟练之后才能生巧,巧中才能生变,变就是创造力之源。

要达到在规则与创造之间的灵活切换,无他,唯勤而已,刻意练习可抵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