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在武汉,所以一直想去她所在的城市走走,看看。
年初临近期末,有近一个月的停课时间。武汉隔着千里以她的风情万种不停地撩拨我的心。终于,没有再作过多的考虑,便已坐在了柳州通往武汉的火车上了。
只身独往,如果不是因为知道朋友会在目的地等我,大概这漫漫旅途会倍感孤独吧。夕发朝至的火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在黑夜里行进比在白天里看着窗外乏味的风景要更容易忘记时间。
14个小时过后,因长时间坐着而发酸的腿终于得到了解放。清晨5点半,我走出了武昌站。走过出站口后便是武昌站的地铁站,虽是个大早,但地铁站里的却是灯火通明。擦肩而过的是或出站或进站的旅客,不断从玻璃门缝里泄出香味的是24小时营业的餐厅,以及分布在东南西北无处不在的周黑鸭专卖店。安静却又不失热闹。为长途跋涉的旅人,添了几分温情。
由于时间太早,地铁还没开始运行,我得到外面先找个落脚的地方稍作休息。走出火车站,才算真正接触到武汉。墨蓝的天空仍在安然熟睡,远处霓虹灯的光雾肆意弥漫,装腔作势着企图叫醒尚徘徊在梦中的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凛冽的空气,带着点潮湿的风嗖地窜进体内,欢腾地鼓掌迎接我的到来。此刻,我真的踏在了武汉的土地上。
在旅馆小憩了一会儿后,Angela坐第一趟地铁来到车站接我。来到市中心,虽仍属清早,但上班族们已经行色匆匆地穿梭于马路之间。奇怪的是,在十个路人中至少有八个都捧着一碗面边走边吃。Angela说,这些上班族一大早就得起来挤地铁、赶公交,为了节省时间,早餐只能在路上解决。而他们最喜爱吃的,便是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的一大特色小吃,可当我吃过后便不想再来第二碗。热干面,顾名思义,又热又干。碱水面在开水里烫开,沥干装碗,拌上花生酱,配料一撒,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速度快得和方便面有得一拼。
听到我的感慨后,Angela笑着说,武汉的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谁快谁就是赢者。而早餐里喝粥太烫,对于上班族来说就是浪费时间。带汤水的早餐更是拖他们后退的“罪恶奢侈”。这时候包子和热干面便是最佳选择,又因热干面是干拌,酱香浓郁,便以绝对的优势成为了武汉人的早餐首选。更因为热干面方便快捷,取餐时间短,又可以边走边吃,极其符合武汉人对效率的追求。所以走在大街上,无论是西装革履的男人,又或是打扮靓丽的女人,都有可能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不顾形象”地大吃特吃,也没有人会觉得他们不妥。
同样行色匆匆的,还有武汉的公交。在坐公交前,Angela就一直提醒我要抓稳扶好,还要提前一站做好准备,因为武汉的公交司机不等人。刚开始我不以为意,然而当公交车开动后,终于明白友人话里的含义了。武汉人对于速度的追求,更是极致。虽然开快了会有速度警报警示司机,但没达到警示时的速度,我觉得也可以媲美电影《速度与激情》了。每到拐弯处,丝毫感觉不到司机有在减速,反而被强大的离心力甩得差点从座位上飞出去。看到站着抓把手的人像狂风中的树枝一样摇来晃去,不免心生同情。
对于我的同情,Angela只是笑笑,武汉人都习惯了的。正说着,Angela突然紧张起来,抓住我的手臂说:“快准备好,还有两站就要下车了。”我心想,这不还有两站嘛,用不着这么紧张吧。可还没等我想完下一站便已经到了,速度之快令我咋舌。车下的乘客一窝蜂地涌上,车上的乘客逃难般涌下。最后一个下车的人刚消失,车又马上飞奔起来。我也开始有点紧张了,生怕下站时人太多还没来得及下去车就又开动。
目的站一到,Angela便拉扯着我往后门窜。其过程能感受到所有人的力量都在往后门使,Angela拉着我始终行动不如其他人方便。于是在我被身边的人挤得七荤八素后,终究还是成为最后一个踏下车门的人。脚刚站稳就能感受到背后的公车一阵风般呼啸而去。心里暗暗庆幸,幸亏没被落在车上。
Angela拍拍衣服,说:“知道武汉公交的厉害了吧。”
她抬手指向车站里的特大广告牌,是特别醒目的八个字——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她说,这是武汉的城市口号,是武汉精神。
此后无论是在喧闹的大街,或是拥挤的地铁,都能感受到武汉无处不在“敢为人先”的“快”。
然而在这快节奏的城市之中,仍有不被喧嚣扰乱的悠闲与宁静。
昙华林街,一条以文艺情怀著称的商业街。虽也同处武汉的中心繁华地带,甚至与热闹非凡的美食街——户部巷仅几步之遥,但她却丝毫不被那些喧闹所影响。在这里,每一家小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倾注了店主的个性与灵魂。走在昙华林,能唤起的,只有按捺在你心里的情怀。
淡蓝色的外墙,欧式风格的小窗,店门的小黑板上写着俏皮的文字。门前鲜花几盆,店主家还特意为花花草草们加了个白色的小栅栏。文艺清新得让人窒息。穿着米白及踝长针织的女店主安静地为她心爱的花草浇水,身边一只慵懒的猫躺在温和的阳光里,眯着小眼看着她的主人的一举一动。偶有客人进店,店主也不急着招呼客人,依旧精心地打理着门前的生灵。不晓得那女店主知不知道,她一举手一投足间的闲情逸致,被多少路人记录在匆忙的相机里。
昙华林几乎就是文艺青年的圣地。各式的小店,有满足一切少女心的小玩意。或是匠心独运的手工制品,又或是颇具特色的明信片。即使是一个粗枝大叶的男生,也为这些妙趣横生的饰品所叹服。想来生活也本该如此,即使再随性而然,也不应失去一份精致。
不经意间拐进了一家出售颇具年代感的物品的小店,竟惊奇地看到了古老的缝纫机、纺织梭、雷锋包以及黑胶唱片等等上世纪的“老古董”。曾经在奶奶的家里,也有一台老式缝纫机。小时候奶奶用这台缝纫机,脚踩手摇地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缝补衣服。而现在,奶奶老了,眼睛再也看不清那细小的针孔。而那台陪伴了奶奶大半辈子的缝纫机,也老了。
在这家店里,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小店里通往顶层阁楼的木楼梯上,刻画着武汉的地图。交错纵横的路线,在木质的版面上迂回婉转。不知道脚踩在这木梯上,会不会有一种走遍武汉的错觉。要是我,大概是不舍得走这木梯的。不过有只慵懒的猫可不在意,它窝在楼梯角落里,静静地看店内人来人往。
大概住在这一条街里的人们,都如这里的猫一样,闹中取静,享受着这大都市里的慢生活,慢节奏。也不知道这里的店究竟能否盈利,看的人络绎不绝,真正买的人还是少数,但店主们似乎对此不太在意。守着自家小店,不急不躁,淡然处世,低调地宣扬着他们的生活态度,这大概是昙华林最吸引我的地方。
驻扎在昙华林里的人,仿佛是另一个世界里的武汉人。他们好像从来不为时间的流逝感到焦虑,门庭若市时,客人有需要,便前去照应。门可罗雀时,便自在自得地读一本书或是静静地听店里的舒缓音乐。恬静得连空气都会静止,行人们在这里脚步也不禁放慢。或缓缓踱步,或驻足观赏。或停下脚步拍照记录美好,又或者只是放慢脚步和身边的人好好地说说话。
这是独属于武汉的“慢”。
在感受过武汉大学的学霸氛围与光谷中心的异国风情后,三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我又再次踏上了夕发朝至的火车,回程时,多了一分对武汉的留恋。即使只和她相处了短短三天,甚至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但也已经深深地被武汉这座城的魅力所吸引。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代表了武汉这座城市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她蓬勃盎然的风貌。而细微之处,又时刻透露着深厚温醇的人文情怀。“快”是她的立足之本,“慢”是她的生活情调。在快慢之间,武汉人的个性得到释放,而这座城市,也因武汉人而变得有趣,活泼,有温度。
倘若有机会,我还想再来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