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知觉而非颠覆框架的提问意图
以澄清式自我揭露与温和挑战取代传统面质
一般咨询中的自我揭露,是指咨询师对当事人表白自己过去一些经验,其目的是提升当事人的洞察力,并促进当事人自己的想法、感觉、行为和相关议题的了解;有时也可用来挑战当事人,处理所谓当事人的“抗拒”。然而,SFBT却不建议咨询师告诉当事人有关自己的过去经验,尤其是个人之前的惨痛故事,或针对当事人体验提供个人建议,因为咨询师个人故事的自我揭露难免会影响当事人,造成当事人模仿,或是让当事人有自叹不如的感受,如此,将会削弱当事人建立他们自己解决方法的意愿与胜任感。但是这也并不表示SFBT咨询师不能表露自己的看法。若当事人说话内容中有矛盾或不一致时,为了帮助咨询师了解当事人对他们生活的知觉,此时告诉当事人咨询师当下的困惑是重要的。但是SFBT咨询师的这种自我袒露是以澄清的提问方式来询问当事人,并仍按照目标导向与优势观点在进行,例如:你刚说你痛苦欲绝,但是,你又能记得照顾你的孩子,我很困惑,这两件事如何能够同时发生?你又是如何能同时兼顾的?
这样的澄清式的自我袒露,将催化当事人在面对自己挣扎的同时,仍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力量,继而愿意往解决导向的路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