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脉脉

今晚看完柯柯的一篇游记,有意思极了,文章里面充满对小日子的热爱。

这样的温情脉脉,真挚而纯粹。

文学里,王国维大师最考究“意境”二字。景虽旧景,人却有情。心物交感,情景交融,意境犹成。如稼轩词中有名的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无限写意洒脱,再往后也有止不住的孤独。

有时不得不承认人是最温情的,也是最孤独的。

前天看了部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怪诞的名字,却是温情的故事。温情的故事,却是严肃的镜头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台词中有一句“选择死亡或是努力活着?”亘古不变的其实都是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对孤独的思考。


欧维这个老男人乖张固执,却不乏善良。言语有时刻薄无情,但心里却总是柔软地为他人着想,时刻坚守着原则。

这样的人很平凡,平凡如你我,害怕孤独却又不习惯喧闹,看似无坚不摧却常常心有软肋。然而只有这样的矛盾才是最不矛盾,这样的冲突才是充满温情,充满人间百味,烟火气息。

人的心境也好像总随着生活的沉淀而改变。

年少时很爱晴雯,爱她的敢爱敢恨咄咄逼人,爱她的心比天高孤独骄傲,爱她夜半补雀金裘的灵巧执拗。当初读着宝玉为她写的那篇《芙蓉女儿诔》,痛心又叹息。

今天的我早已几乎把年少时读红楼的记忆忘记得一干二净。

朦朦胧胧只记得爱过这样一个绚烂浓烈的人儿。

就好像年少时,喜爱梵高的不疯魔不成活,喜爱张悦然那篇《葵花走失在1890》,仿佛这样的浓重才配得起生命应当有的色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喜欢说旧时光是个美人,也总爱八卦古代人的爱恨情仇,就像探究一下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常说自己是个被文学耽误的历史学生。也只有年少的自己才敢这样随意胡诹,胡乱解读。

大概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这样纯粹干净的时光。

所以当我听到17岁的郭沁唱着那首《美若黎明》,是那样的感动。

所以读着柯柯那篇游记,忽然有种冲动想写下些什么。

虽然早已过了那样青葱的岁月。

但感谢身边的你们也总是温情的,总是让我以最大的善意看待这个世界。

许多小事都足以让人动容,就好像。

久违见面的朋友,出去旅游,还惦记着问我有没有东西需要捎带。

看上去很凶的舍友其实很有义气,总是细心妥帖的安排好聚会的一切。

多年好友即将身为人母,感受她的喜悦与快乐。

女儿已经懂得将手里的小饼干递到我嘴边,让我尝尝。

老公工作再忙,也总是记得我说过想要的礼物,悄悄给我下了订单。

喉咙发炎,学生偷偷在桌子上放了一盒润喉糖。

都是美好的小确幸,温情而暖心。

从前的年少,总想着惊天动地,烈火烹油,像烟火一样绚烂。

今天的我,当然也有心情焦躁,手足无措的时候,也有悔恨当初,焦头烂额的时候。

但大多数时候,你们总也告诉我,生活是温情的。

虽然哲人总说人生来孤独,但我们仍可以享受生命赋予的权利,选择努力活着的权利。

甄嬛说的那句,温和从容,岁月静好。好像被网络传播得泛滥,听起来有点酸臭。

但是这样的温情脉脉,真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