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工作啦。
工作没什么留恋的,但还没结束,就已经想念小朋友们了。
我的学习方向是教育科技,因此一直在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我线上课和线下课都教过,感受非常不同。线上课我仿佛在驾驶一艘飞船,让每个小零件都不掉队,好好表现。线下课我更像在拼拼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帮他们找到自己,找到进步的方法。
我还是喜欢线下课,但这是基于我的个人感受。
对于学习本身来说,线上课的效果未必不如线下课。只是在青少阶段的同学,除了学习书本,能从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中收获良多。
或许未来科技发达了,他们不再需要真人老师。或许是我离不开他们,不是他们离不开我。我喜欢他们给予的单纯善意,他们的行为和反馈,带着所有人类的共同点,却是小小的,微观的人类。在那一间教室,目光聚集于我,我是那一刻的中心。
我的确离不开他们。
现在和孩子们相处的小细节还历历在目,忍不住想如果随着时间淡忘了,该有多可惜。我真心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有优点,有缺点,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有些烙印是漂亮模具的形状,有些烙印则是伤口般的破坏,破坏了原本美好的他们。有经验的老师,往往看着孩子,就能把孩子家庭环境猜得大差不差。
真可惜,没有一开始坚持记录每天的相处点滴。
那就从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写起吧。
今天一大早,一个男孩子上课来早了,跑过来跟我聊天。他是学校里有名的调皮孩子,每个老师眼中的老大难,典型反面教材。他有在公安系统工作的爸爸,家境显赫的妈妈,乍一听很难理解他为什么变成这样。不过只要跟他聊几句就明白了,每天接送都是奶奶,奶奶和妈妈矛盾极大。
孩子说,奶奶说我长大了一定会抽烟,我从地上捡过烟头吸。
孩子说,我爸喝醉会揍我。我们班有个人他爸喝多了拿酒瓶扔他,把他手划了这么长的口子。(边说边比划)
孩子问,抽烟喝酒怎么样?我说对健康不太好。他问,那为什么烟酒还这么贵?好问题,我思考了半天。
三年级的孩子似乎什么也不懂,却早已主动或被动的和这个世界相处良久。
说点开心的,今天还被介绍对象了。
下午一个小女孩问老师你结婚了吗?
我说没有。
老师你有男朋友吗?
我:没有。
老师我给你介绍一个吧。
我:好啊,谁呀?
小女孩一把抓过自己的男同桌,老师你看他怎么样?
我:他挺好的,我可以收养他。
哈哈哈哈哈哈有被笑到。
对了今晚还有一个小男孩,在群里读英语打卡,一口气读了几十篇课文。
傍晚看到他妈妈朋友圈,带他去买了波士顿龙虾吃。
不愧是波士顿龙虾,吃了就是管用,课文一口气读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