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语言是一扇窗还是一堵墙?

每一句指责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每一句推脱背后,都有未被理解的恐惧……

把话说对,语言就是沟通的一扇窗。否则,就是隔离我们的一堵墙。

001 非暴力的背后是爱

习惯依赖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我们的语言往往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沟通需要的不只是表达技巧,还有语言背后的意图和意识。

002 道德评论暗含价值观及需求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但尺子之间的刻度和长度是不同的。貌似客观的评价反应了我们的信念,也顺便把冲突的起点递到了对方手中。

003 “ 应该”这个词是个牢笼

越习惯于评定标准,越倾向于追随权威。因为关注自身的感受和需求会让你跟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004 小心被个人观点左右

无论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评价,都容易贴上标签,形成刻板印象。个人观点只是一个切面,还有更多的侧面值得我们去了解。

005 评论他人是在给自己树敌

人总会倾向于从评论中听到批评。所以别人反驳我们,可能是因为我们先把球踢了过去。

006 批评暗含着期待

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换来的多是申辩或反击;如果换成表达需要更有可能找到办法。

007 表达需求是个人成长的体现

自己都不看重自己的需求,别人可能也不会关注。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

008  提出请求时越具体越好

"不能做什么"的对立面有很多,对方难以接收到我们的真实目的。清楚地提出具体请求能降低沟通成本,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009 常跟自己对话

探寻语言背后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怎样的期待。常跟自己对话,思路清晰了,表达也就清晰了 。

010 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别人

看到并重视每个人的需求才能让沟通更加畅快。给别人以压力,很可能让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彻底把沟通之门关上。

语言是认知、思维的体现,想要达到沟通的效果,先想明白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