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在带新人的时候,一般的处理步骤是:
- 培训
- 新人试做
- 新人遇到困难提出,或主管主动询问
- 解决问题,新人继续做
在这个过程里,主管常常会忽略第三步和第四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新人遇到困难不好意思或不敢询问;主管主观的认为已经把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是新人自己的事了。如果保持这两种态度,新人训的效果一定不会很好。新人该解决的问题没解决,难以独立做好任务,缺少自信,对主管不管不顾的态度心生不满;主管会怪新人不努力不够好,没有更多的可用之才。
之前看过周明达老师的一篇文章《边走动边管理》,印象很深。
最近产品上线时间突然提前,连续一个月都在起早贪黑的加班。在这个过程里,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实习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理顺部门间的配合,让实习生按时完成任务,这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关。在实习生的管理上,用走动式管理效果很好,因此最近一直反复学习周老师的这篇文章,尽量把里面的方法应用在实习生管理和部门间的配合上,效率明显提高。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点培养】
开始对实习生的管理比较松散,早上安排任务,晚上下班检查结果,发现一天下来只能完成一到两所大学的采集任务。问其原因,因为在哪里哪里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再问为什么不提问,回答是不知道问谁,或者看大家都很忙,不好意思问。时间在推进,任务却停滞不前。对主管来说,看似一天节省了时间,但任务没完成,第二天还要重新来做,反而耽搁了进度。
采用走动式管理后,每一两个小时,主管都去观察实习生操作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是否需要支援。如果需要支援,实习生内部无法解决,主管就马上找技术专家过来支持,进行统一讲解。讲解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何解决。次数多了之后,实习生之间也会产生技术尖子,可以做小老师进行辅导。对这样的技术尖子,及时鼓励,重点培养。遇到表现好的,一定要及时表扬和鼓励。遇到做的不好的,要马上发现问题,协助其解决问题。遇到工作中嘻嘻哈哈不作为的,要及时提出批评进行纠正。
【管理靠数据说话】
数据最不会骗人,也最有说服力,是主管进行管理的好工具。每天早上安排好当天的任务,在群里发布,让每个人都知道团队的进度在哪里,每个人当天都要完成什么任务,多少任务。告知集体讨论的时间节点和验收的时间节点,然后马上开工。对于统一的要求,统一讲解。个别的问题,个别解决。并且,反复强调,遇到问题和困难,一定要马上提出来,不要等下班再说。因为下班想找其他部门支援配合,可能别人已经下班了。当天事务必当天完成。
在下班前,统计每个人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且在群里向团队通报当天的总体进展,和每个人的进度。让每个人都对任务进度和难度有了解,有切身感受。刚带新人的主管,常常不想得罪人,所以遇到新人做的不够好也不想说,怕处不好关系。那么,靠数据说话,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每个人都需要经过数据的考核。遇到数据不达标的,主管还可以主动去帮助。既不得罪人,又体现了主管对新人的关注和关怀。一次次发布任务、验收任务、解决问题都按照规定做,实习生可以感受到主管说到做到的决心,自然也不敢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你认真,别人就重视;你马马虎虎,别人也敷衍了事。
【分清主次,先做好自己的,再帮助其他人】
新人常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新人之间为了处好关系,遇到别人求助,会花很多时间热心的帮忙;二是新人可能会被老员工安排很多其他的事情做,为了满足老员工的需求,新人原定任务却无法完成。职场上乐于帮助别人是好事,但要分清主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在自己任务能够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帮助他人。如果自己任务完不成,要适当学会拒绝。学会拒绝不是说说这么简单,也涉及到职场上的一些技巧,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和同事和前辈日后好想见。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历练。
【抢着带新人,新人是未来】
周老师说过,要抢着带新人,一方面可以让老板看到你的管理潜质;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新的人脉,谁知道未来新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新人时不时跑来问你问题,一定会耽误不少时间,影响自己的工作进度。但是换个角度想,把新人培养好,自己的工作压力也会减轻不少。同时,越会带新人,自己的管理能力就锻炼的越好,升职加薪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留个好人缘,以后自己遇到困难,新人也许能帮上忙。现在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讲究团队合作的时代。当我们都在职场上努力往前跑的时候,多一个帮手就能跑的更远一点。职场上的互相帮助,事实上也是我们的分内事,因为能够让自己提升和进步的事情,都可以算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只要分清主次,先做好自己,就尽量去帮助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