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暴力沟通》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1. “异化的沟通方式”是什么意思?

答: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2. 请指出若干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并举例说明。

答:(1)诊断、评判、分析、批评、比较;“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2)回避责任;“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伤透了心。”这种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3)要求、命令;父母、师长或经理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

(4)认为某人“应当得到奖励”或“应当受到惩罚”;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认为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


3. “道德评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答:“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4. 马歇尔曾说,所有的评判都是未被满足需要的可悲表达。为什么他这么说?

答: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但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5. 如果人们做我们想要他们做的事情是出于恐惧和内疚,会有什么后果?

答: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6. 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有什么区别?

答:价值判断反应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7. 根据马歇尔的观点,社会各个层面的暴力主要来源于何处?

答: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8. 我们的语言表达有时否认或淡化了我们的个人责任,请举几个例子说明。

答:“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你让我伤透了心。”这种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9.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什么?

答: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