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千百年来,无数民族精英都将“孝”力行于生命实践之中,留下太多的佳话传承至今。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随着“西学东渐”,西方价值和传统价值不断碰撞融汇,让“孝”这一传统价值观有了一些新的意义与内涵。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小雨的初中孩子(或许跟我差不多大吧),他的父母因工作太忙,常常难以照顾到家庭。他不愿意让爷爷奶奶在家务上太辛苦,于是他不仅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还主动承担起家务,照顾年幼的妹妹。甚至于为了不让深夜回家的父母饥肠辘辘,他还提前为父母准备夜宵,让他们回家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小雨虽然还是一个学生,但是他已经承担起了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他的付出可能更甚于一些成年人,让人不禁又敬又佩,他的行为不正是彰显了孝道的真谛吗!
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远离家乡去求学、工作,与父母甚至见见面都变成奢望。这时,浸润于我们血脉中的“孝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管离家多远,亲情的血脉是难以隔断的。我们必须要记住,父母还在千里之外记挂着我们。不管有多忙,我们都应该力行于“孝”的精神,要抽出时间关心他们的身体与健康。在这个网络与通讯如此便捷的时代,一句问候、一句关怀,其实并不难实现。
在日常生活中,“孝”不仅是对自己父母长辈的尊敬,还应该延伸到对无血脉关系长辈的尊重上。例如:在公共汽车上,年轻人就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学校里,同学们也应该主动帮助年长的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搬重物等)。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孝道”的外延延伸出去,这不就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吗?
当然,“孝”的深刻内涵还不仅这些,对社会的责任,对民族的担当更为发扬“孝”的内在精神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我们的社区公共空间打扫卫生,照顾小区的孤寡老人……等等。这些都是“孝道”价值对人间大爱的最好注脚。
孝道——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必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去实践孝道,让我们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在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