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行业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转型也是经济转型成败的关键点之一。
1、物流行业发展
物流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直接关系,近十几年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一方面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一方面物流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以“互联网+”带动的物流新业态增长较快;另一方面,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逐渐下降,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一直远高于发达国家,2016年中国该比例为14.9%,美国、日本、德国均不到10%,因此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2011-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从158.4万亿元攀升至283.1万亿元,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上呈增长态势。
2012-201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速情况 单位:万亿元
物流供给侧改革主要是物流服务供需链的改善,即从技术装备、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与改革,进而促进企业、物流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调整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无用物流成本消耗将减少,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物流需求的上升,一方面物流行业发展持续繁荣景气,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也将会逐步下降。
2013-2018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增速情况 单位:万亿元
物流渗透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离不开商品的流通,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壮大,一批巨头企业通过整合与深化服务在行业内占据了领先地位。由发改委交通运输协会主办的中国先进物流企业评选结果显示,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远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稳占据2016年、2018年中国物流企业百强排名的前五位。
2、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本增效驱动自动化
国家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高整个社会的货物流通运转效率,同时新零售的提出对仓储运输环节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运输和配送环节,继快递之后,货运环节的龙头实力不断增强,对无人车和无人机的规模化运用正在逐渐加深。以仓储和工厂为代表的物流环节,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节点,机器替代人工的物流自动化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2)信息化程度逐步加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市场越来越有个性化和细分化,物流行业需求量持续扩大的同时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也持续扩大;网络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各方面IT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广泛应用给企业解决物流信息化成本高的问题和促进优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射频识别(RFID)、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移动信息终端的迅速发展,为全流程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降本增效下,信息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
(3)规模持续仍将扩大
工业化进程加速及消费升级下,全社会物流总额仍将持续扩大。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智造,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深。随着近年来去产能去库存的工作推进,落后无效产能大幅缩减,工业迎来高质量健康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59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364种产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市场总量稳步增加;消费方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在此推动之下,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将会稳步增加,同时快递行业将会进一步扩大,带来全社会物流总额的稳步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保持6.5%-7%的可比增速,绝对额增速维持在10%左右,及至2024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将会达到495万亿元。
3、智慧物流
随着众多新兴科技逐渐脱离构想蓝图、走入商业应用领域,物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科技深刻变革快递物流中仓储、运输与配送的各个环节,成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利器,智慧物流逐渐发展起来。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8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60亿元,同比增长19.4%。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2013-2018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及增速 单位:亿元
未来,随着物流行业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技术还会不断突破,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1)智慧物流将更高效智能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走向成熟,物流人员、装备设施以及货物将全面接入互联网,物流各环节实现智能化,推动物流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2)智慧物流将更环保低碳
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积极减少能源耗费的做法,符合全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计未来5年,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及绿色仓储将加快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提升智慧物流影响力。
(3)智慧物流将引领供应链变革
凭借靠近用户的优势,智慧物流将带动互联网深入产业链上下游,以用户需求倒逼产业链各环节强化联动和深化融合,助推“协同共享”生态体系加快形成。
(4)智慧物流企业发展大有可为
目前中国物流企业众多,但行业集中度低,头部企业仅占据小部分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则参差不齐,物流行业发展较为混乱,企业发展有待整合,而能够率先发展并应用智慧物流技术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二、物流园区
1、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特点
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主体,物流园区是物流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第一次把物流基础设施上升到国家基础设施的地位。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开展示范物流园区工作,交通运输部开展货运枢纽补助,商务部鼓励城乡配送设施建设,国家邮政局鼓励快递货运枢纽建设。物流园区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技术驱动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规模化发展
2018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进行了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符合本次调查的物流园区达到1638家,比2015年第四次调查的1210家增长约35%。三年来园区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区域分布看,物流园区空间分布更加均衡,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物流园区多数进入运营状态。中西部地区园区规划建设速度加快,园区数量明显增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物流园区骨干网络初具规模。
(2)多元化经营
近年来,物流园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餐饮、物业、停车、住宿、工商、税务等基础配套服务,部分物流园区延伸服务链条,为入驻企业提供物流咨询、物流金融、商品展示、设施租赁、保险代理等增值服务,服务种类日益丰富,成为园区新的增长点。在这方面,传化智联作为“公路港物流”的提出者,通过“一体化”服务和“一站式”管理,满足企业、司机服务和政府管理的需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网络化布局
随着物流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园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物流园区逐渐由单点竞争向网络竞争转变。一批全国性的物流园区加快模式复制和联盟合作,构建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传化物流通过模式复制,在全国90多个城市建设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打造覆盖全国的“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取得积极成效。卡行天下采取加盟方式,在三四线城市和成员伙伴合作建设加盟枢纽,2017年枢纽数量突破200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园区专业委员会发起设立“百驿网”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服务平台,旨在促进物流园区信息互联、业务协同。物流园区连锁化、网络化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4)联动化推进
随着物流资源向物流园区的集聚,生产消费物流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园区的规模效应和聚聚效应不断扩大,与周边产业的良性互动和联动发展日益明显,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传化智联通过打造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为周边广大中小工商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改变了传统公路物流业态,大大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也提升了当地产业竞争优势。总体来看,需求推动、产业支撑是物流园区生存的基础条件,产业融合是物流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5)智慧化升级
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都建立了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发布、货物跟踪、数据交换、物业管理等基础服务,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部分园区结合业务需要开发了运力交易、支付结算、融资保险、信用管理等业务辅助功能,加快园区数字化发展。随着装备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分拣机、传输带等自动化设备进入普及应用期,提升园区自动化水平。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以无人化为代表的园区智能化转型成为热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挥园区资源集聚和平台网络优势,智慧物流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总体来看,我国物流园区在发展中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突破。一是物流园区服务能力不充分,园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高,与周边产业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园区重招商轻服务,经营管理无序,缺乏优秀人才。二是物流园区网络布局不平衡,部分物流园区定位趋近、同质化严重,园区盲目追求规模,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物流强度不高,土地利用率低。三是物流园区网络节点不连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类型物流园区分别建设,自成体系,缺乏设施衔接和互联互通,业务协调难度大,增加社会物流成本。
2、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规划、在建及运营的物流园区已达1.6万余家。虽然建设速度快、总量规模大,但许多物流园区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或因前期规划不足、功能定位不清晰,其建设与运营模式都背离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入驻后得不到有效的服务,经营效益并未得到提升。在建园区70%为仓储类园区,15%为公路港型园区,10%为综合类园区。进驻园区的企业以批发商贸类企业居多,占比68%、快递快运电商类企业占比52%,其中物流类a级企业较多,说明商贸类涉及的保险金融与信息平台较为困难;本身运营以实际运营业务为基干。
截至2018年,全国物流园区共计1638家,比2015年的1210家增长35.37%,年复合增长率10.6%。其中处于运营状态的1113家,占67.9%,比2015年多出256家。这其中大多数的物流园区都是政府主导型的、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外高桥物流园区、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属于例外情况,是基于其他产业的物流园区。
全国物流园区数量增长情况 单位:家
从园区数量来看,2014年我国只有171个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到2018年我国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数量已经达到471个。5年间,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数量增长总体呈现出快而稳定的特点。
全国快递类物流园区数量增长情况 单位:家
物流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更大的价值,就要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园区服务升级,构建一个商业模式多样化、共享资源平台化、服务功能个性化的物流园区,帮助入驻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最终实现共赢。
3、物流园区发展趋势:向智慧化转型
未来一段时期,正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旧动能转换,赢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时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深刻影响物流园区发展,助力物流园区智慧化转型,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将迎来新机遇。
(1)全面连接
通过信息互联网和设施物联网,加快园区业务线上化转型,推动物流园区全面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打造在线物流园区,助力线下物流园区创新业务开展。
(2)数字转型
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实现物流园区数据可采集、可录入、可传输、可分析,实现一切数据业务化,打破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再造物流园区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
(3)智能升级
瞄准高标准仓储设施标准,满足高增长、高附加值物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物流园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水平,提高园区整体运作效率,逐步用机器替代人,改变传统物流园区的运作方式。
(4)产业融合
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物流园区与产业集聚区的融合发展,集中制造商贸业的采购、分销、物流、维修等非核心业务在物流园区集中,提升产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助力区域经济价值链升级。
(5)平台开放
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推动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升级、功能升级、模式升级,打造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发挥网络效应,集聚更多物流资源和目标用户,打破园区区域限制和分工体系,重构物流园区商业模式。
三、部分物流行业细分市场
1、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分析
(1)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进行“两票制”、税制改革、一致性评价等对医药行业的创新性改革的情况下,医药物流行业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医药冷链物流应用逐渐加深,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都是不断适应我国医药行业变化取得的新进展。
医药物流产业链:贯穿于整个医药产业链中
我国医药产业链可以分为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而医药物流作为药品、医疗器械等在空间上的转移,贯穿于整个医药产业链中,为我国医药行业的流通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医药物流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营销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药品生产、销售网络中的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送环节的验收、储存、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减少库存和缩短配送时间,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在医药物流产业链上,主要涉及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物流企业和药品消费终端。其中上游环节主要是药品的发送者,主要为药品生产企业,包括原料药药品生产以及部分药品商业贸易公司;中游环节为药品的运输者,主要为药品物流企业,可以分为附属于药品集团的内部子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医药运输公司;药品消费终端是指药品的接收者,主要包括全国各级医院、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等。
“医药物流”作为一特有名词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时间并不长。而事实上我国传统流通模式下的医药商品的储存、运输、包装、搬运等也几乎涵盖了现代物流的所有功能和环节。医药物流主要包括运输配送、仓储管理、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网络设计以及信息处理等七大功能。
随着各省市地方对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各省市地区纷纷根据自身区域特点,贯彻国家有关部门指导精神,印发地方特色的医药物流相关政策,促进地方医药物流行业发展,整合区域医药物流资源,发展地方重点医药物流企业,不断推动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方向发展。
除了政策利好推动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发展之外,下游医药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对医药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也是促使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票制影响下,医药流通企业作为上游供应商的经销/代理商,将采购的商品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这类调拨模式难以为继,使得行业销售增速进一步下滑。
(2)医药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截止2018年底,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1670亿元,同比增长8.26%。
2012-2018全国大类医药商品销售规模及增速 单位:亿元
整体行业、产业政策、公司经营三大层面导致医药流通企业面临业绩增速放缓、盈利水平下降、运营效率下降,多数医药流通企业举步维艰,医药流通企业开始逐步构建供应链平台,满足外延式发展的需要。两票制的推行使得医药供应链链条缩短,链条节点上的医药生产、医药流通、终端结合更加紧密,规模性生产企业拥有更强优势,部分传统流通配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产业园区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药品配送效率大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供应链扁平化趋势显著,呈去中心化。目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基本形成辐射全国、辐射部分省市和辐射单一省市三大梯度。
随着“两票制”、税收改革、一致性评价等重大医药改革的逐步实施,国家对医药物流行业的规范性和规模也愈加重视,不断出台政策加大监管力度,推动行业规模发展;医药流通行业发展也对医药物流行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医药物流行业处于持续增长阶段。2018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达到3351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13%,医药物流将至少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将会突破4万亿元。
2012-2018年全国医药流通物流总额情况 单位:亿元
医药物流运输占比较大,主要企业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医药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药流通和周转的重要职责。根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统计数据显示,在医药物流七大功能模块中,医药物流运输占据了医药物流总额的56%,是医药物流行业中的主要环节;位居第二位的是仓储管理,比重约为23%;其余部分占比均不超过10%。
从区域分布来看,医药运输企业大多集中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在医药运输五十强企业名单中,华北地区共16家企业入围,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累计23.44亿元,占比46.29%;华东区域共24家企业入围,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8.37亿元,占比36.28%。
从省份来看,医药运输五十强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市有12家五十强企业,数量占比为24%,主营业务收入共计203880万元;上海市共有9家五十强企业,数量占比为18%,主营业务收入共计85831万元;山东省入围6家、江苏省入围5家,主营业务收入共计分别为57524万元和28271万元。
冷链医药物流发展空间巨大,医药物流信息化将进一步完善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目前我国医疗冷链物流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专业技术落后、相关企业投入不足、规范标准缺失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医疗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对标发达国家医药物流行业,重点药品基本实现100%冷链运输,下游行业对医药冷链运输提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冷链医药物流发展空间巨大。
(3)医药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国际国内医药产业链合作逐步深入,“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不断完善,供应链服务持续创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药品流通行业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空间。医药流通行业将出现以下趋势:
1)智慧供应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全国性医药集团和区域性药品流通龙头企业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积极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资源,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建立多元协同的医药供应链体系。大中型药品流通企业在医药物流拆零技术、冷链箱周转体系、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系统、客户查询和服务系统等方面持续优化升级,打造信息化智慧供应链。同时,“两票制”政策实施加速医药供应链扁平化进程,渠道重心下移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医药供应链智慧化和物流标准化的持续推进,预计医药供应链市场将呈现有序竞争、稳步发展态势。
2)医药电商发展模式日新月异
在新技术、新动能的驱动下,“互联网+药品流通”将重塑药品流通行业的生态格局。除O2O、B2C、B2B模式之外,FBC模式逐渐兴起,如九州通正在打造的链接医药全产业链的健康管理平台,将医药行业上下游的全部交易逐步纳入平台体系,帮助上游厂商监测药品库存、销售情况,助力下游药店做好客户管理、增加客户粘性。未来几年内,跨界融合将为医药电商注入新的活力,医药电商领域的竞争将日益加剧。
2、电子商务物流
电商物流是指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服务,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交送收货人。主要包括前端服务与后端服务的集成,前端服务包括咨询服务、网络设计/管理、客户集成方案实施等;后端服务包括订单管理、仓储与分拣、运输与支付、退货管理、客户服务以及数据管理与分析等。
目前,我国电商物流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仓储、运输与配送,而是通过构建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等模式提供供应链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新型物流配送中心使得网络对物流配送的实施控制代替了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程序,不仅大幅缩短了物流配送,而且极大的简化了物流配送过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仅为4.5万亿元,至2018年增长至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网上零售额9.0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额1347亿元,同比增长5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
电商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物流运输和配送需求,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突破300亿件,2017年更是突破400亿件达到400.6亿件,2018年达到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在全国快件总量中,电商快递的占比非常高,达到60%以上。而在主要民营快递公司的业务中,电商订单占比甚至超过八成。电子商务成为了推动我国快递业务发展的主要力量。
电商快递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我国电商物流市场规模达到3875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00亿元。
2016-2019年中国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情况 单位:亿元
未来,随着新零售的深入发展,线下零售价值不断凸显,线上线下结合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而这将给电商物流带来一次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因此,未来我国电商物流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可观的。
此外,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快速发展,由其包装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了推动快递这个“污染大户”走向绿色化,2016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取得明显效果,“十三五”期间,力争在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快递业包装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为了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的实施,各大物流企业积极采取行动。目前邮政EMS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绿色包装,采取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封装容器进行绿色操作;顺丰以可重复使用帆布袋替代普通编织袋、采用可降解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做循环保温箱箱体材质等手段提高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率,通过可拉伸珍珠棉代替传统珍珠棉等包装设计优化、节约原材料50%;申通自主研发“芯片”耐用环保袋已在全网大面积推广使用,以碳酸钙为原料的信封和塑料袋逐步使用;韵达向转运中心与网点推广可循环利用50-100次的环保袋;全峰在全网推广使用塑料中转箱,大幅提升快件运输安全、包装箱使用寿命及装卸效率。
同时,电子运单在行业内加速推广,电子运单使用率达70%,部分企业探索使用隐形面単。
朴迹拥有一支业内资深有着丰富经验的咨询师团队,以团队掌握的理论、技术、专业技能、经验和创意理念,结合客户自身资源等,促进专业性与服务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团队建设性地提出、解释、论证、推进实施项目建设和投资。朴迹将以专业的素养、丰富的实战经验、多元的创意策划、前瞻的市场把握与时代触觉,为机构及创业者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和资源对接服务,从而为企业解决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助力更多合作伙伴腾飞,逐步实现“打造全国一流咨询服务型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愿景。
原创:朴迹产业研究
作者:艾晏坤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