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论杀人与好人的内在联系

把人杀死,多么血腥的事情,与“好人”二字沾不上任何边。当听说某人杀人了,那我们就判定这个人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坏人、恶人。但“杀人与好人”的对立关系在小说家的笔下又不是绝对的。《水浒传》中武松血溅鸳鸯楼,杀死张督监一家几十口,按理说,武松杀人了,杀死了很多人,无论如何他就是一个坏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好人。可是,人们却愿意将武松称为英雄,因为人们觉得武松杀掉的都是恶人,他们该杀,为民除害,应该称为好人;但血溅鸳鸯楼仍然有许多丫鬟小姐,他们却是无辜,他们也该杀?理性的我们觉得无辜是不该杀的,可他却仍然做了,那他怎么能称作一个好人呢?实际上,大多数人仍把武松当英雄,这可比“好人”的称号高多了。


    《罪与罚》中,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为种种原因杀死了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若根据评判水浒英雄标准去评判拉斯克尔尼科夫,那么他杀的人也是恶人,而无辜的妹妹也是一时恐慌造成的,因此可以判定拉斯科尔尼科夫为英雄。但实际上,没有人称他为英雄,我们更多的对他是同情,因为他被这个黑暗社会逼迫的似乎已经无路可走,至于杀人也是一时糊涂。他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采取某种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杀害了高利贷老太婆与那无辜的妹妹。他的这种“杀人”与水浒武松一样,都是出于自身的原因,说不上什么为国为民。他们不是为国家出征的军人,也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官,因此他们没有权利杀人。若把他们判定为“坏人”也不能说错误。这也是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 因内心处于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的原因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自责时,正说明了这个人良心未泯。佛家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正讲了顿悟,认错的影响力是比犯错重要的多的。

“杀人”与“好人”的内在联系就在于“顿悟”,纵使穷凶极恶的匪徒若能放下屠刀也能成为一个好人。正如水浒鲁智深临死前的顿悟,“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全拉上的窗帘厚厚重重一大片,上边整整齐齐的一褶一褶,像极了小时候天热折的纸扇。忽然传来一声鸟叫。 午休开始前的学校...
    王人单月刀阅读 297评论 1 10
  • 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不是管喘气的! 对这件打得天兵天将满地找牙的大杀器,多数人的认识还相对肤浅。 有人在解读金箍棒的重...
    占芳阅读 66,569评论 274 719
  • 2018.6.15 杨树林再见
    是谁用了嗯嗯哈哈阅读 143评论 0 0
  • 周日,一个人,去批发市场。虽然一个人干过很多事,但在这个诺大的陌生的城市里还是希望有人能一块。其实,我这人不怕走...
    说想说的写想写的阅读 89评论 0 0
  • 莫语,莫语,人生在世,遇见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莫语,并非是不说,而是在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莫语,是一种人生态度,...
    莫宇莫魔阅读 3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