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读寄宿制高中,在学生食堂吃饭,吃饭的人多,排队等候颇耗费时间。惜时如金的儿子颇以为可惜。为支持孩子这份上进心,便委托在该校后勤部门工作的杨大伯的儿子帮忙,让儿子在教职工食堂用饭。此事竟顺利办成了。
妻子无心的一句“怎么认识杨大伯的”,将我的思绪带回了二十四年前。
86年1月,父亲从部队转业,携全家人回到家乡。虽说是回归故里,但社会关系甚少。父亲中学毕业加入海军,度过了二十多年近乎封闭的海军舰艇生涯,转业回来,除了乡下的亲戚及市内的几个战友外,就没什么熟人了。各项安置事宜都进展的磕磕绊绊,尤其是我的转学,更是成了头痛之事。
我在儿子现在就读的中学的传达室里,等待转学考试。那时的我与现在儿子一样的年龄,父亲与我一起等候。父亲一身未佩领章、帽徽的军装引起了值班的阿姨的注意,问是否是转业回来的,话题由此而打开。在随后的交谈中得知,阿姨及其丈夫杨大伯均是转业军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于77年转业。杨大柏被组织安排在该中学后勤部门工作,而阿姨的人事档案在流转过程中丢失,无法按转业军人安排,只能以临时工的身份安排在同一单位干杂活儿。相似的经历,使得原本素不相识的两家人得以结识。
由于原来就读的学校与该中学的教学进度不一致,我未能考入那所中学,情绪低落,父亲也发了愁。杨大伯十分热心得知消息后,便通过私人关系,将我安排进了另一所不错的中学。
此事已过去 二十余年,父亲、杨大伯夫妇都已退休多年,杨大伯的儿子接了父亲的班,我的儿子也和我一样高了。而二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由于儿子吃饭的事又浮现在我眼前。我想,这二十多年的人生,或多或少地都与父亲的那身蓝色军装有关,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时代的痕迹。(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