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说:什么样的校风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能不能多管管你的学生?他的习惯不好,他在家从不写作业,我管不了他了,他总是顶撞我……
老师说:什么样的家庭教出什么样的孩子。能不能多管管你的孩子?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他的学习方法不科学,他的成绩又退步了……
各有各的担心,各有各的立场。一方面忙着和自己撇清关系,一方面把责任推向他人。到头来,互相推诿,互相埋怨,最终耽搁的是孩子的成长。
究竟孩子该由谁来管呢?家校教育显然得有一定的边界。
首先,边界一定是灰度的。家校教育边界绝对不是一条清晰的界限,中间的灰度地带,是双方共同耕耘的中间地带。只不过是某件事情你可以管的多一点,我可以管的少一点。
其次,偶尔可以互相越界。面对特殊的孩子或者特殊的事情,教育是可以越界的,需要发挥出对方的比较优势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帮助。如,自闭的孩子上幼儿园应由家长到校陪读,心理亚健康的孩子老师们可酌情进行家访,等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发展人,在某一方确实缺少专业帮助的时候,偶尔越界彰显了我们的教育情怀和格局。如家委给予专业支持帮助新班主任顺利过渡、教师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这些都是家校合作不拘泥边界的典范。
再次,家校关系影响教育边界。我们偶尔听到教师抱怨所教班级的家委工作不积极,我们也听到过家长横向比较,认为孩子的班主任不如别的班级奉献得多。如果你经历,不如停止抱怨,反思家校关系是否融洽和谐。
总的来说,家校教育需要明晰边界,更需要互相依赖。明天我们一起思考家校互赖。